欢迎来到专业的万有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整改报告 事迹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概论课程论文(3篇)

时间:2023-05-01 18:00:28 浏览量:

篇一:概论课程论文

  

  学年第二学期

  《自然辩证法概论》期末课程论文

  技术自然与辨证法

  ——技术的利与弊

  姓

  名:

  学

  号:

  任课教师:

  完成时间:

  年

  月

  日

  目录

  引言...........................................................................................................................................2一、技术的本质.......................................................................................................................2二、技术的价值考量...............................................................................................................2三、技术的社会价值与自然价值...........................................................................................3四、技术与经济等的协调发展...............................................................................................4五、技术与伦理、道德...........................................................................................................5结论与建议...............................................................................................................................5参考文献...................................................................................................................................摘要

  文章利用自然辩证法方法讨论了技术的本质问题,通过结合历史上的技术性灾难阐述了技术的中立性与价值性,以及价值性中的社会价值与自然价值。同时说明了技术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的重要性和技术的发展应用引起的关于伦理和道德的思考。

  关键词

  技术;属性;价值

  引言

  20世纪是人类发展史中一个灿烂辉煌的时代。人类的智慧在科学与技术上得以淋漓尽致的发挥。人们利用技术使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然而,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技术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舒适、高效、快捷和财富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交通事故和核战争威胁等一系列负面影响,而当技术一旦发生失控时还会造成更大的灾难。例如,20世纪全球所发生的最大的十大技术和工业灾难。

  然后科技进步带来的益处还是很大的,无论是对我们的生活方式的改善还是思想品质的提高都有不可磨灭的作用。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还会一直继续,科技进步带给人类的灾难和幸福应怎样看待,可以用自然辨证法的观点来做出解释。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在《21世纪世界科技发展前瞻》[1]中指出,未来科技发展的主要特征概括为四个:从科学技术发展和转化的速度看,将更为迅速、快捷;从科学技术发展的方向来看,不仅更加向微观深入,而且更加宏观,走向复杂和综合;从科技发展的规模来看,更加社会化、国际化;科技发展的社会影响将空前广泛,愈加深刻。

  一、技术的本质

  马克思认为,技术是现实生产力,是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从起源上看,技术是人类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劳动过程中所掌握的物质手段、方法和知识等各种活动方式的总和。技术在发展过程中成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变换的“媒介”,是变天然自然为人工自然,以及实现对社会调节、控制的手段[2]。由此可见,技术具有以下特征:自然性和社会性、物质性和精神性、中立性和价值性、主体性和客体性、跃迁性和累积性等特性。

  其中,技术的中立性是指[3],技术仅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工具和手段,在2政治、文化、伦理上没有正确与错误之分,其本身是价值中立的;价值性是指,任何技术都蕴藏着一定的恶善、对错甚至是好坏的价值取向。而两者的统一源于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统一。技术的内在价值是指技术自身具有的属性及其产生某种效应的可能性,这是由技术的自然属性决定的;技术的现实价值是指在现实的社会条件作用于客体产生的实际效应,这是由技术的社会属性决定的。技术的内在价值和现实价值不是绝对分开的[4]。

  技术价值是现实的人同满足其某种需要的技术属性之间的一种关系。当技术对主题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的价值;否则,它就没有价值或具有负面的价值[5]。技术的正面价值毋庸置疑,若没有技术的正面价值,我们的人类社会就不会进步。正是因为技术的正面价值,我们才有了今天的文明和进步。但同样,技术的负面价值也不容忽视。核技术的应用把我们置入了核战争的危机中;冰箱(氟立昂)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加导致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塑料袋的不合理使用导致全球“白色污染”等。

  二、技术的价值考量

  技术具有正面价值还是负面价值完全取决主体的需要。如核技术用于建造核电站,满足人与社会的需要,促进人与社会的发展,起的是正面价值的作用;如果该技术为恐怖分子用来制造杀人武器,并以此危及人和社会安全的时候,该技术就具有负面价值。由此可见,技术在此体现的是中立的性质。1912年英国“泰坦尼克”号与冰山相撞沉没,1513人在这次事故中罹难;1937年德国“兴登堡”号飞艇降落时起火,36名乘客丧逃生;1939年瑞士化学家米勒合成的DDT,对生态的影响是毁灭性的;1963年意大利维爱特水库的积水溢出,吞没了大约4,000村民;1974年土耳其DC-10客机爆炸坠毁,机上的人员全部罹难;1979年加拿大米西索加火车出轨,毒气泄漏,24小时紧急疏散25万人;1980年印度博帕尔毒气逸出,死亡1万余人,5-10万人受到伤害;1981年美国海特饭店崩塌,118名客人被压死,受伤的人数不下200人;1986年美国“挑战者”号失事,7名宇航员罹难;1986年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15000多名救护人员死亡,500万人因辐射而致病;1989年瓦尔迪兹号油轮上1100万加仑原油渗入水中,造成20亿美元损失;1998年美国德伯鲁克谷仓爆炸,被定为国家级紧急事件;1991年的科威特石油大火,732口油井同时喷火,号称历史上最严重的油井灾难;1993年泰国坎德玩具厂火灾,188名工人丧生;2001年口蹄疫横扫英国,畜牧业遭到毁灭性的打击,损失约300亿英镑;2003年“非典”肆虐全球??通观以上大灾难,大都说明了这个观点。印度博帕尔事件中发生的异氰酸甲酯外泄,切尔诺

  贝利核电站事件中的核辐射,只是由于技术本身对主体的需要和发展没有起到肯定的作用,才起到了负面价值,对我们人类带来了灾难。

  同样我们可以看出,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下才能体现出来[6]。无论是由“灵丹”变为“魔鬼”的DDT还是导致“兴登堡”号飞艇事故的罪魁祸首氢气,如果它们没有用来制造杀虫剂和当作助飞艇上升的氦气,那么他们自身的属性只能潜存于其中,很难表现出其价值来,而当此项技术被应用于工业和商业目的,它们的价值就存在于此过程中,并显现出来。

  由此可见,技术的属性是二重的,分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两种,技术属性是两者的对立统一体。在技术与其主体发生的相互关系中,技术的两重性显现为技术价值的两重性,即技术的自然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存于技术同其主体的关系之中[7]。如网络有便于人们交流的自然属性,也有受管理体制和经济制度等社会因素制约的社会属性,它的两种价值也在于它被主体用于文化传播和交流的关系之中。

  三、技术的社会价值与自然价值

  技术的社会价值包括技术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其与技术的自然价值是对立统一的。但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更应该重视技术的社会价值,但同样要适当考虑其它价值因素。可以这样说,大多数灾难的发生,大都是因为没有处理好技术价值的内部关系和各种影响因素,因此,这牵涉到技术价值的评价问题。技术价值目前的评论的方法很多,显得很复杂也很科学,但这么多灾难的发生同样证明了技术评价的失误。技术价值的评价首先应充分了解技术的自然价值,然后协调社会价值中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关系。大多数灾难的发生,都是人们忽视了其中某一环的影响。

  从技术灾难性事件看:魁北克大桥事件是“偷工减料”的结果,也即是经济价值决定一切的后遗症,好像没有技术的事;“泰坦尼克”号事件、维爱特水库事件、DC—10空难、海特饭店事件、“挑战者”号事件等都是设计上的失误,也就是说对技术的自然属性还没有完全了解,可能是对技术的充分信任和个人的充分自信而忽略了技术上的不成熟和缺陷的存在;“兴登堡”号飞艇事故是政治上的原因导致的技术失误,这是政治价值至上的体现;DDT事件是化学品滥用的结果,属于对技术的自然属性没有充分认识,将随着时代的进步被逐步完善或者被淘汰;印度博帕尔事件,分明是经济价值决定一切的象征,要不为什么美国的污染公司非要开到印度呢;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不说也罢,首先是一个操作人员的好奇,其次是对技术本身自然属性的无知;而“非典”、“禽流感”等流行传染

  病,已被证实是人们忽略技术的生态价值因素的结果??

  而工业上的灾难,更可以佐证这一点: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件、印度博帕尔事件、法明顿煤矿灾难、德伯鲁克谷仓爆炸、拉夫运河小区事件、坎德玩具厂大火、米西索加火车出轨等大都是为了片面追求经济价值,没有顾及任何其它相关因素而发生的,但同时也有一些技术上的问题;依克松•瓦尔迪兹石油泄漏则是操作人员的失误导致的;英国口蹄疫则是生态价值被忽略的体现;而科威特石油大火是政治价值的产物??

  通过对灾难的分析我们知道,灾难的发生要么是因为对技术本身的自然属性没有真正完全的了解,要么是因为技术的社会价值内部之间的关系没有协调。一方面,我们知道技术的基本价值是指技术本身所具有的效用价值,它是技术长期演化的产物,不受或很少受外在因素的作用与影响。因此我们必须了解技术本身,掌握其自然属性,遵循客观规律,做事不要主观,只有这样我们才能避免犯愚蠢的错误,避免大多数的灾难的发生[8]。技术上不成熟,设计上的失误将大大减少。另一方面,技术的社会价值也叫做技术的人文价值,是指技术在对自然、社会和人的作用与影响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价值。其中包括技术的政治价值、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伦理价值等,还包括技术与人的解放、技术与人的异化,技术与人类的未来,等等。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衡量,不要单纯为了某一方面的价值而肆意伤害其它的价值。通过以上分析我们知道,研究技术价值有助于揭示技术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技术与价值是指技术与主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它是一个动态系统,该系统居于一定的自然环境与人文社会环境之中并受其影响。只有真正地了解这些关系,并且在生产中密切注意,应该可以避免大多数灾难的发生。但在这个问题上还应该注意到技术伦理的问题。

  四、技术与经济等的协调发展

  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赖于经济和社会的支持。因为发展科学技术必然要消耗人力、物力、财力,而且要在一定的经济、社会条件下进行。特别是发展现代技术更不旅不受到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以至于自然条件的制约。在经济上,既要考虑投资能力、能源、材料、设备的来源,还要保证经济效益。在社会方面,要受到政治、经济体制、政策、劳动就业状况、文化教育水平、人才结构、社会思想、社会心理、民族习俗、宗教信仰、文化传统、伦理观念和国际关系等多种因素的影响[9]。在生态环境上,则要对发展技术造成的环境污染及其后果作出精确的预测,为技术选择提供充分的根据。总之,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得到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充分支持。所以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是互相推动、互相制约的关系,必

  须协调发展。

  发展科学技术对缓解我国社会、经济矛盾有重要作用。运用先进技术改造和发展我国传统产业,同时注意发展高技术新兴产业,从而可以在农业上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在有限的耕地上提高粮食和其它经济作物的产量;在工业上提高劳动生产率,还可以减少资源、能源的浪费,减轻环境污染,有利于保持生态平衡。并且能为提高全民的科学文化教育程度,发展精神文明提供更丰富的物质基础,更有效地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逐步改碑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同时,能推进对不良社会风气的改造,促进安定团结,使公有制和人民民主专政政权更加巩固和发展,国防力量更加强大。总之,经济的发展、国家的富强、人民生活的改善以至于整个社会的进步都要求我国科学技术有较全面的重大的发展。

  五、技术与伦理、道德

  马克思主义认为,技术价值是技术伦理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前提条件。科技伦理是指科技创新活动中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关系的思想与行为准则,它规定了科技工作者及其共同体应恪守的价值观念、社会责任和行为规范[10]。研究者指出,科学伦理和科技工作者的社会责任事关整个社会的发展前途。科技伦理,这个过去非常陌生的词汇,近年来频频出现在科技类报刊和网站上。而事实,科学道德问题一直与近代科技进步形影相随。现代技术尤其是高技术的产生与迅速发展,对人类社会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冲击[11]。其中,以器官移植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为代表的医疗技术、以克隆技术为代表的生物技术、以计算机网络技术为代表的信息网络技术,都在其各自领域里和传统的伦理、道德产生了激烈冲突,其结果将可能在继承传统优秀伦理和道德的基础上,冲破落后的伦理规范的束缚,抛弃落后的伦理规范,建立新的伦理、道德甚至是新的文明。要及时研究技术与伦理的关系,恰当地提出适宜的新的伦理规范,代替落后的伦理规范,实施技术伦理的建设,并发挥新的社会伦理的调节功能,推动社会新型伦理、道德的形成与发展。

  结论与建议

  在技术发展中要注意技术的发展目的性问题、对待技术负面效应的认识问题、技术追求的最高伦理问题、高科技与传统理论的相互冲突、技术与伦理道德

  等伦理问题。灾难的发生促使我们对技术负面效应的问题有了重新的认识。

  现代技术的迅速发展使我们对拥有的技术感到自信,但灾难的发生促使我们反省,我们的强大并非无懈可击。现代技术产生的负面问题促使人们探讨灾难发生的原因以及如何减少它的发生。如果我们再细心一点,技术再进步一点,也许“泰坦尼克”号事件、维爱特水库事件、DC—10空难、海特饭店事件、“挑战者”号事件将不会发生。如果我们能对技术的预测更完善一点,对技术的控制更完全一点,也许DDT化学品泛滥事件将得到遏制。所以我们应当充分认识到自然、社会和技术的发展是无限的,而我们人类对它们的认识和探索也是无穷的,人类的智慧和能力的发展也是无限的。人类可以采用“预凶”的方法谨慎地使用技术并预先做出对策。

  恩格斯曾经这样警告过我们:“我们不要充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将对我们实行报复。”DDT化学品泛滥事件就深刻地说明了这一点。米勒在1939年9月成功合成了DDT(二氯二苯三氯乙烷),开创了合成杀虫剂的先河,并因此而获194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但这同时也造成人工合成化学品的高潮,DDT无所不在,污染了全世界,对生态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给人类自己带来了巨大的祸害。但我们并不能因此对技术望而止步或者悲观失望。

  我们人类虽说不能杜绝技术的负面效应,但在一定程度上,人类可以通过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减少技术的负面效应。如人们可以通过发明清洁生产技术,促进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以上各种灾难的善后工作,如果要是没有现在的技术,那么切尔诺贝利的核辐射还在笼罩乌克兰,科威特的石油大火还在燃烧。所以,技术是掌握在我们手里的,我们要尽量减少技术负面效应的发生。只要尊重自然,按照自然规律办事,我想我们人类还是可以和自然协调发展的。

  综上所述,我们知道,任何技术既具有中立性又具有价值性,技术价值只有在与主体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下才能体现出来,当技术对主题的需要和发展起到肯定作用的时候,它就具有正面的价值。在回首灾难的同时,我们要牢记血的教训,杜绝下一次同样事件的发生。我们绝不可因为这几点灾难而畏手畏脚,犹豫不前。虽然技术的负面效应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不小的灾难,但毋庸置疑的是,技术是人类文明社会进步的阶梯,技术进步让人类生活发生了质的飞跃。所以我们需要正确地看待科学技术。

  参考文献

  [1]路甬祥.二十一世纪世界科技发展前瞻[J].望新闻周刊,1998(1)[2]王伯鲁.马克思技术思想纲要.科学出版社,2009[3]李醒民.科学价值中性的神话[J].兰州大学学报.1991(01)[4]林德宏.双刃剑"解读[J].自然辩证法研究.2002(10)[5]李功网,万小龙.“双刃剑”与科学技术的两面性.华南师范大学学报,2011,(5)[6]荆筱槐.技术观与技术价值观的概念辨析[J].辽宁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4)[7]费多益著.科学价值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8]韩立新著.环境价值论[M].云南人民出版社,2005[9]田鹏颖著.社会技术哲学[M].人民出版社,2005[10]郜瑜.试论科学技术与道德的关系[J].科学之友(学术版).2006(05)[11]朱艳莉.论科学技术与伦理道德[J].现代商贸工业.2009(06)

篇二:概论课程论文

  

  艺术概论结课论文

  艺术远不及生活重要,但如果没有艺术,生活就非常贫乏了。下文是店铺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艺术概论结课论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艺术概论结课论文篇1浅谈艺术创作中爱的精神

  草间弥生作为一位近年来炙手可热的日本前卫圆点艺术家,其如今所呈现的创作状态与其早期的内心有了很大的不同。深入了解草间弥生成长背和创作历程之后,引发我深刻的反思和寻找一个客观分析一位艺术家及其创作精神的切入点,重新审视草间弥生这样一位多面且争议的人物。

  一、缺失爱的创作宣泄

  草间弥生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和感情记忆,对她早期作品的风格和表现形式有着直接的影响。草间弥生在十岁时就遭受了身心的摧残,一方面备受精神视幻的困扰,另一方面又要承受来自母亲的冷漠和对父亲病态的窥视。草间弥生没有享受到童年纯真的欢快时光,儿童时期的画作中就透出与年龄不符的诡异气质。

  一方面,草间弥生走入艺术创作的入口;另一方面,其实可以理解为这是她为自己寻找到一个自我救赎而获取内心片刻宁静的出口。内心压抑的情感化特质在草间弥生早期的画作中有着本质的体现,年幼脆弱的草间弥生不仅无从找寻母爱和家庭的关心,还接受着母亲情绪的传染,她只能在绘画中宣泄缺失爱的压抑和苦痛。草间弥生的早期画作重复着密集的圆点,能让人感觉到情绪也变的急促和紧绷,在其青年时期的创作中,这样的情感冲突和内心情绪的爆发表现的尤为显著。

  早期只身前往美国的草间弥生已和母亲决裂。草间弥生在美国纽约艺术界开始尝试从平面绘画作品转向装置和行为艺术的视觉表现形式,她心累积的阴郁时光和缺失爱的情绪都行为艺术的表演中放肆宣泄,一时间在美国引起相当大的注意。这样的成名方式也让她这时在

  日本被称为坏品味的代表。草间弥生为何在行为艺术表演中有如此激烈的言行,我认为这是由一种伴随成长缺失而累积的内在愤怒滋生的冲动使然,情绪化的爆发是理性思维很难去阐释的。

  二、探寻艺术创作中爱的气息

  20世纪60年代思潮迭起的反战年代,草间弥生在跨国界跨文化的美国艺术圈中闯荡,期间遇见了她的人生伴侣美国著名艺术家约瑟夫?柯内尔。也许这也是草间弥生第一次冲破孤独监狱的牢门去感知爱。两人一直相伴直至1972年约瑟夫?柯内尔去世,爱人的去世令草间弥生遭受了沉重的打击,精神问题也越来越严重。柯内尔去世的第二年,草间弥生回到东京,独自在精神病疗养院生活,期间她一直过着疗养和创作两点一线的生活。那时的草间弥生开始追随自己的心意生活,随着生活经验汲取的不同的,个人的内心视角会变,关注的社会现实的角度会变,草间弥生在美国时期的创作过程中是不曾有这样艺术中爱的精神体验的。

  三、吸纳爱而释放艺术的力量

  草间弥生重新复出后,近十年的艺术作品少了以往的愤怒和叛逆,却保持了标志的圆点元素和高明度的色彩特征,吸引着公众的眼球。草间弥生近年来与众多国际一线品牌合作,将作品与品牌形象做结合,逐渐她的艺术作品的受众人群的层次和范围都有所提升扩大,也造成了一些人盲目跟风潮流,存在普遍过誉的现象。

  在艺术的世界里特立独行姿态并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形成特立独行的个人强烈风格的原因有很多种,草间弥生则是由于痛苦的成长背景和身心疾病,使她获得了高于常人艺术创作关注,在她的后期作品中,都积极主动的向公众传达永恒的生命共生,繁荣向上的信念。人会因为善良而可爱而备受喜爱,同样艺术作品因为传达爱的信念,而获得了公众更大的包容度。

  草间弥生用圆点来改变固有的形式感,在事物之间刻意地制造连续性,来营造一种无限延伸地空间,传递一种生死观念。艺术中爱的精神意念在抽象画面中,释放出感动的情绪是给予人的内在渴求的源泉。大家在追求至善的爱的时候,求真是一个不可分割的问题。这也

  是我理解的草间弥生仍旧备受质疑的核心,传达世间大爱的理念的可信度是否能让所有受众群体都信服,支撑着画面背后的草间弥生的生死哲学观和艺术信念都还有待我们持续的关注和验证。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草间弥生创作过程中随着的生命的前行,她在吸纳外界给予的善良的爱的讯息。

  四、艺术创作中爱的精神力量

  从孤独走向大众,从叛逆宣泄到追求世界和谐,寻求生命共生,这是一个艺术中爱的信念,也许草间弥生还并没有达到她所向往的一个状态,但是这样一个艺术创作中的爱的精神力量是人类永恒的期许。艺术创作可以是一种褪去旧时尘埃的内心精神世界的重生,艺术创作中创作者也会依靠观念中力量,从逃避现实的怯懦中拯救出自己的灵魂。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处于最底层的本我,因为总受到作为社会性人格的超我的压抑,它就只好存在于我们的无意识领域里,有时候会以变形过的画面呈现到我们的梦境中或者艺术作品里面。草间弥生开创作之初就是在表现一个受意识压抑的潜意识的世界,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草间弥生涉及到了众多领域,尝试不同的冒险与经历不同的成长阶段是一种人生体验。可是我们要学会的是转化这种人生体验,汲取里面的意念去进行下一次更好的有灵魂的艺术创作,遇到何种追问或者冲击的时候,我愿始终奉行内心的意愿去追求艺术创作中的渴望,去践行原始的艺术创作中爱的精神。

篇三:概论课程论文

  

  --

  课程论文成绩:

  评语:

  任课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特种设备的检验及其安全管理的探讨

  14安全1班,冷开元,1400603134摘要:本文主要基于特种设备的检验展开论述,其中着重论述了检验事故产生的原因,以及检验方法。进而针对存在检验的危险性和特种设备的特殊性,阐述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管理的措施,其中重点阐述了人员的安全意识的强化、安全管理体制完善等方面。

  关键词:特种设备

  检验

  事故

  安全管理

  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具有特殊性,在检测工作的进行中,各类安全事故频发。因而,在设备检验的过程中,明确好安全事故的产生原因,是进行安全设备检验的基础[1]。同时,对于相关设备的安全管理,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涉及管理体制的完善,以及检验维修的开展,因而在安全管理中,基于特种设备的特殊性,完善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是规避安全事故的重要措施。

  一、特种设备管理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些年来,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加强了对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在特种设备监督及管理工作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同时也带动了大部份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在管理上逐步规范,但企业特种设备管理工作依然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

  (1)企业对特种设备概念模糊,不完全清楚哪些设备为特种设备,以及使用不符合安全技术规范要求的特种设备,这些都为事故的发生留下很大的隐患。

  (2)安全责任落实不到位,大多单位没有认识到特种设备的危险性,没有认识到企业在安3--全生产上应承担的责任,没有积极主动地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导致特种设备未登记、未定期进行特种设备的安全检验;临界报废以及存在严重隐患的的特种设备依然运行;特种设备作业人员无证操作等现象大量存在。

  (3)企业未制定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一些特种设备管理制度、设备操作规程及日常维护保养制度等。

  (4)企业、职工对特种作业培训持证上岗的认识存在偏差。特种作业人员作为安全生产事故的高发人群,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国家统一格式的特种作业人员证书。

  (5)未建立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特种设备事故应急预案及针对性的事故演练。

  二、检验事故的产生原因

  特殊设备的检验工作,主要集中于易燃易爆、有毒、高空作业等领域[2],因而在进行检验工作中,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检验人员在工作的开展中,在操作或意识上出现疏忽,就极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一)有些检验人员的安全意识薄落。特殊设备的检验工作,作为高危行业,其对于检验人员的要求较高。检验人员要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尤其是安全意识。检验人员在进行设备的检验过程中,对于潜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忽视,安全认识缺乏。进而,在设备的检验工作中,出现危险作业的环境。同时,对于被检测设备的危险性缺乏认识,凭经验的检验操作,往往带来严重的安全事故。

  (二)检验操作的不规范。我国对于特殊设备的检验操作具有严格的法律约束,旨在规范其特殊作业流程。检验人员在检验过程中,对于被检验设备的安全因素进行评估,进而在检验操作中,出现超安全规范的危险作业。同时,有些检验人员的专业技能缺乏,在关键技术上存在严重的不足,而且凭经验的检验作业,不利于检验操作的规范化和安全化。

  (三)缺乏有效的监管。我国特殊设备的检验人员缺乏,尤其是专业化的检验队伍十分不足。因而,当前的诸多检验人员都是非专业出身,在从事检验工作中,关于违章操作或非法操作的现象十分普遍。相关监管部门,疏于管理的执行,造成该特殊行业的混乱现象,这点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该行业最为值得强化的方面。

  --

  三、特殊设备安全检验的方法

  特殊设备的检验主要基于质量检验和监督检验两方面[3]。对于设备出厂前的质量检验非常重要,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要严格达到国家标准,尤其是关于安全性能的监测,是确保设备安全性的基础。同时,对于现行设备,要进行定期的检验,以对其各项性能进行有效地监测,有助于后期维修工作的开展。这些都是确保设备的质量监督,以提高设备的质量检验。

  基于特种设备的特殊性,在进行监测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多种检验方法,以实现全面检验的效果。在检验方法中,传统的目测方法还广泛运用于检验工作之中。但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基于射线、超声波、磁粉等检验方法[4],实现了智能化检验。而且,这些检验方法涉及物理和化学领域,在进行有效的检验中,需要检验员具有综合性素质。同时,各种现代化的检验方法具有局限性,因而在检验工作中,要同时基于多种检验方法,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验。

  四、特种设备安全检验管理的措施

  基于特种设备检验工作的特殊性,进行有效的安全检验管理,是预防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5]。而且,关于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的强化,是安全检验管理的基础,也是该行业改革的重点。

  (一)强化检验员的安全意识。特殊设备的检验工作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那么安全意识的强化,是避免安全事故的重要举措。意识可以支配人的行为,当人的安全意识达到一定程度,其在行为和思想上,严格约束自己的作业操作。同时,对于检验员进行安全教育,强化其安全意识,对于安全常识,尤其是特殊作业的安全知识,是检验人员规范作业的基础。并且,安全意识的强化,在于检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培养,检验人员基于良好专业素质,对检验安全有足够的认识。

  (二)规范安全规定。特殊设备的检验操作,在法律上有着明确的规定,尤其是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上。基于设备检验的危险性,其在进行检验作业之前,其安全防护非常重要,诸如工作服、工作工具等,要在作业前进行严格的检测,避免基础安全技术失误,而带来严重的操作事故。同时,对于被检验设备,对其安全因素进行评估,诸如毒气、易燃易爆等危险因素的考虑,进而在操作作业中,特别注意这些安全因素。并且,检验人员缺乏完善的基础安全防护,不能被允许进行检验作业,一定好控制好安全事项的规范执行。

  --(三)规范安全检验操作。特殊检验工作具有针对性,也就是检验人员定向的检验同一类型的设备,严格避免检验人员的跨设备检验,这样容易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对于检验作业中的技术操作,诸如焊接、探伤等工作中,要明确操作流程,避免操作人员的违章操作。同时,检验员要具有国家颁发的检验证,才能被允许进行检验作业,否则禁止相关专业人员的非常作业。并且,检验人员要对检验进行详细的记录,对于检验中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记录分析,便于检验人员技能的提高,在遇到同样安全隐患时,可以更好地进行规避。

  (四)强化设备的出厂检验。我国对于特殊设备的质量有着严格的控制,各项安全指标都要到达国家标准。尤其是设备的安全性能检验,是安全管理的前提。在出厂前,基于国家标准,对其各安全要素进行检验,避免设备出现先天性缺陷。同时,对于设备的使用和性能,要有明确的认识,有助于后期的维护和管理。

  五、结语

  基于上述,我们知道: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具有特殊性,其在安全检验中,存在诸多的安全隐患。同时,对于设备的安全管理,要强化检验人员的安全意识、检验操作,以及管理体制,进而更好地确保设备的安全检验管理。

  参考文献:

  [1]袁伟.关于特种设备安全管理及相关问题分析[J].中国科技纵横,2012(06):211-211.

  [2]张浩.浅谈特种设备检验机构在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方面的作用[J].四川建材,2008(02):26-27.

  [3]陈英红.解读特种设备检验机构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安全要求[J].特种设备安全技术,2007(03):23-24.

  [4]杨荻秋,陈树贵.浅谈特种设备检验与安全管理[J].品牌与标准化,2011(12):54-54.

  [5]刘福涛.特种设备检验检测的安全管理[J].安全,2010(04):19-20.

推荐访问:概论课程论文 概论 课程 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