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万有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整改报告 事迹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国家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10篇

时间:2023-05-01 15:00:07 浏览量:

篇一:国家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实施方案

  根据《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升人才培养水平的意见》《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创优行动”工作方案》等文件精神和要求,为进一步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我校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体系,促使各类课程有效贯彻价值引领、水平达成、知识传授三位一体

  的教学目标,提升课程思政育人实效,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授课教师担当学生健康成长指导者和引路人的自觉意识,结合学科专业特点挖掘课程蕴涵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有机统一、价值引领和知识传授及水平达成有机统一、教书和育人有机统一。

  二、总体目标

  充分挖掘学校各方面优势资源,通过改革研究、即时总结、经验推广,逐步形成以思政课程为核心、以通识教育类课程为支撑、以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为辐射的课程体系,将思政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全过程,建设一批学生真心喜爱、终身受益的课程思政示范系列课程,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推动地方经济

  社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三、基本原则

  坚持顶层设计。根据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总体目标,遵循思想政治工作规律、教书育人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进一步强化每一位教师的立德树人意识,提升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水平,明确课程育人目标、优化教学方案、健全评价体系,实现专红

  并进。

  坚持改革创新。积极展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工作。引导教师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各类课程教学,推动现代教育技术在课程教学过程及教学资源建设中的应用,促动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形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改革要为课程思政目标服务,努力实现思政元素全面融入

  人才培养全过程。

  坚持分类指导。突出前瞻性、可行性和协同性要求,注重统筹思政理论课、通识教育课和专业课的育人作用。明确各类课程思政教学

  改革思路、内容和方法,分类分步有序推动工作。

  四、主要任务

  (一)提升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与水平

  1.增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教育技能。增强教师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提升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标,带动广大教师既要当好“经师”,更要做好“人师”。充分使用学科组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

  材教案编写、本学科先锋模范人物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展开思想政治

  教育技能培养。相关部门、各学院要充分使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

  式,把价值引领、水平达成、知识传授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

  2.发挥思政教学团队和示范教师示范带头作用。充分利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优质资源,鼓励思政课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和优秀教师与专业课教师在集体备课、(教研室)工作例会等方面展开联谊活动。

  发挥在学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中的带头示范作用。

  (二)提升思政元素融入课程的措施

  1.增强通识教育课程育人功能。根据不同学科专业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哲学社会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表达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持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科学精神和工匠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引导树立生态文明意识、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明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人文艺术类通识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渗透到课程教学中,协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类通识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创新创业与职业素养类通识课程要围绕双创精神、职业道德、职业伦

  理等方面,把创新创业教育及职业素养有机融合到日常教学中,使课程教学过程不但是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水平

  的过程,更是锤炼心志和品行养成的过程。

  2.增强专业课程的思想价值引领。在专业课教学过程中,重点培育学生求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使学生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当的应用型人才。将价值导向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水平培养中,根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

  于教学计划、课程标准、课程内容、教学评价等主要教学环节。

  3.开发具有思政元素的特色课程。根据学校办学定位和学科优势,组织知名教授、教学名师、教学骨干、科研骨干展开具有学科特色的系列讲座,宣传我国现代工业体系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城市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交通工程规划和建设以及对外承建的项目等方面成果,使广大学生坚定“四个自信”,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和民族自豪感。同时,依托苹果学院、天麻学院、马铃薯学院、文学创作学院、扎西干部学院理论教学部及苹果研究院、天麻研究院、马铃薯研究院、新时代文学研究院、扎西红色文化研究院等特色优势资源,组织开设国学常识与传统文化、革命精神与红色文化、文学与地方发展、生态文明与美丽中国等系列特色课程,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打造新时代文学精品力作,切实增强学生投身

  最美、最美建设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

  在课程建设、课程教学组织实施、课程质量评价体系建立中,注重将“价值引领”功能的增强和发挥作为首要因素;在教学过程管理和质量评价中将“价值引领”作为一个重要监测指标。从源头、目标和过程上强化所有课程融入德育教育理念,并在教学建设、运行和管理等环节中落到实处。在课程教学大纲、教学设计等重要教学文件的审定中要考量“知识传授、水平提升和价值引领”同步提升的实现度;在合格课程、精品课程、一流课程的遴选立项、评比和验收中设置“价值引领”或“德育功能”指标;在课程评价标准(含学生评教、督导

  评课、同行听课等)的制定中设置“价值引领”观测点。

  (四)工作安排

  1.扎实展开“课程思政”的大讨论和教学设计活动。在全校组织展开“课程思政”大讨论,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对“课程思政”实行专题辅导和深入解读,加深教师对“课程思政”的内涵、目标及原则的理解,促动教师将思想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各教研室每学

  期至少召开1次“课程思政,立德树人”专题研讨会。

  各教学单位实施“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活动。按照方案要求,每学期展开1次以上单位教师参加的“精彩一课”示范观摩听课,重点对融入课程课堂教学的思政教育元素实行把脉;以课程组为单位全面展开课程思政集体备课活动,着重围绕“备内容、备学生、备教法”,发挥团队合力,凝聚智慧,提升课程思政教学效果;持续总结经验。

  优化做法,深化落实“三全育人”教育理念。

  2.修订课程教学大纲。修订课程教学大纲,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到人才培养体系中,充分梳理各门课程的德育元素,列入“知识、水平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模块中,确保每一门课程中有机融入

  思政元素、3.建设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自20年春季学期开始,每年度各教学单位负责建设1-2门课程思政精品专业课程及课堂教学优秀案例,推出一批在全校具有引领作用、育人效果显著的精品专业课程。

  打造一批课程思政示范课堂。

  4.展开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立项建设工作。在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申报类别中,增设课程思政专项,从“三全育人”、“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大思政”格局构建、课程设计、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思政元素融合案例库建设等方面实行深入

  探讨,形成一批示范性强、可推广的研究成果。

  5.“以赛促教”推动课程思政工作。结合教师课堂教学竞赛、教师教学技能大赛等各类各级教学竞赛,设立课程思政计分要点,考核

  参赛教师的课程思政意识、水平及效果,达到“以赛促教”目的。

  五、保障措施

  (一)增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校领导任副组长,教务处、宣传部、人事处、财务处、学生工作部、团委主要负责人及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

  小组,健全工作机构,统筹推动全校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

  (二)增强协同联动

  增强相关部门和各学院工作联动,明确职责,协同合作,确保课

  程思政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三)强化工作考核

  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实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即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把教师参与课程思政教学改革情况和课程思政效果作为教师考核评价、岗位聘用、评优奖励、选拔培训的重要依据;改革学生课程学习评价方式,把价值引领、知识传授、水平培养的教学目标纳入学生的课程学习评价;将各学院推动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

  成效纳入学院绩效考核评价。

  (四)提供经费支持

  学校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稳步推动。通过项目形式对课程思政工作提供资助,并根据年度考核结果实施动态管理,确保专项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对于组织展开课程思政工作成效突出的学

  院给予奖励。鼓励各学院设立专项经费,保障课程思政工作推动有力。

  六、本实施方案自颁布之日起施行,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篇二:国家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

  

  课程思政

  教改

  当前,我国正处于学校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新时期,这是一项负责任的历史使命,也是我国学校发展的重要方向。这是一个严峻而艰巨的任务,而本文将就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作出探讨。本文在梳理学术文献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从思政课程的思想构成结构,以及思政课程的有关教学模式和特点等方面,分析了课程思政改革的必要性及其实施的主要措施。在此基础上,用来总结出我国课程思政改革的路径和方法,以及面临的主要挑战。

  一、课程思政改革的背景及必要性

  1.1政课程改革的内在驱动力

  随着中国社会中不同阶层对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渴望,越来越多的孩子不仅要掌握知识,而且还要学会掌握与之相关的技能。所以,课程思政教育改革的需求主要是由社会的变化驱动的,即孩子们在课程思政教育改革中形成和提高技能和能力的要求。

  1.2程思政改革的现实需求

  目前,学校思政教育改革在实施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一是改革成效不够理想,教学改革质量偏低;二是教师技能水平低,缺乏能力指导;三是教师教学技术不够娴熟,传播能力不够强;四是课程效果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缺乏真正关心学生的关怀;五是课堂教学和外部控制的矛盾,教学任务过多,缺乏师生互动及成长体验等。这些问题都需要通过课程思政改革来克服,实现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实施。

  -1-

  二、课程思政改革的实施措施

  2.1以”人本“思想为指导,实施思想和价值教育

  思政课程的理论和实践的核心是“人本”的思想,即“关注人的本质,注重关怀、发展和自我增长,培养胸襟思维、自觉自律、多元文化的同理心,以此来实现‘建设未来文明的梦想’”,这也是课程思政改革的本质内涵。因此,科学实施思政课程改革,必须以“人本”思想为指导,加强对学生关怀,改进教学方式,提出新的要求,传播新的价值,引领学生成长和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促进他们的个性发展,实现思想和价值的转变和教育的成功。

  2.2建多元文化教育体系

  多元文化教育强调人们要接受多元文化素质的培养,以最大限度地欣赏和尊重文化多样性,拓宽视野,增强文化感知,建立文明容忍的文化态度,构建不同文化背景之间的交流与尊重。课程思政改革必须以提高学生多元文化素质为目标,注重提升学生的文化修养,加强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把各种文化的优点和特点整合到课程的实施中,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伟大的多元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建立中华民族的独特文化传统。

  2.3建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意识形态教育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强调以学生为核心,为学生搭建一个激发学生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学习习惯、让学生充分发挥自我潜能的学习环境,改变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全面参与到学习中去,形成学习的自觉性与主体性,引导学生自觉学习,让

  -2-

  学生建立自我认识、自我发展、自我调节和自我管理的能力,这样才能全面地发展学生的知识性、能力性和素质性,实现课程思政改革的有效实施。

  三、课程思政改革的可持续发展

  课程思政教育改革已成为当前学校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完善学校教育体系,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基础性工作。实施课程思政改革,需要以“人本”为理念,以文明的思维和行为为指导,注重心理与文化的和谐发展,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建构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多元文化的教育体系,以促进中国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3-

篇三:国家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

  

  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申报书

  摘要:思政课是中国高等教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未来社会中的有道德、有气质和有能力的公民具有重要意义。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思政课的教学也在不断发展和完善,其中“改革”已成为思政教育改进的关键词。本文以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为例,具体提出了改革项目的申报书,从项目设置、项目推广、职责与权限等方面展开探讨和思考,以期达到改革的目的,提高思政课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思政课学方法革项目

  1、引言

  思政课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旨在培养大学生全面发展和社会责任感,培养具有道德、有气质和有能力的公民。因此,思政课必须在教学方法和内容上,不断改革和创新,以提高思政教育的质量。本文就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进行申报,希望通过项目实施,促进思政课教学的改革和创新,从而提高课程质量。

  2、项目设置

  2.1项目背景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思政课作为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不断发展和完善。然而,思政课的教学方法仍主要依靠授课教师的主观解读,存在许多薄弱的环节,无法很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也拉低了整个课程的质量。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本项目就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项目申报书应

  -1-

  运而生,以帮助推进思政课教学改革和创新,提高思政课教育的质量。

  2.2项目任务

  项目的主要任务包括:

  (1)研究和分析当前思政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梳理思政课教学方法改革的可行性路径;

  (2)根据改革的可行性路径,按照项目的主要内容,制定改革步骤;

  (3)制定详细的改革实施方案,建立改革实施机制,并安排项目执行机构;

  (4)定期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评估,并及时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调整;

  (5)对思政课改革取得的成效进行综合评价,形成总结性报告。

  2.3项目推广

  项目的推广主要通过以下方式实现:

  (1)在国内外学术期刊、学术会议、网络等发表项目的申报介绍等文章,开展相关研讨会,推广此项目;

  (2)在中央媒体、地方媒体和学校内部媒体等发布项目的介绍等文章,宣传项目的改革意义;

  (3)发放项目海报、项目宣传册等,邀请相关专家参与研讨、讨论等;

  (4)为相关学校进行报告、培训和宣传,推广项目成果。

  3、利益相关者及项目职责与权限

  -2-

  3.1益相关者

  项目的利益相关者包括高校教授、学生、国家相关部门等。

  a)授:高校的教授是思政课改革的主要受益者,他们将在教学方法和技术上得到提高,从而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和提高课程质量。

  b)生:学生是项目最重要的受益者,他们将在改革后得到更好的思政教育,从而更好地掌握思政知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c)家相关部门:国家相关部门也是项目的重要利益相关者,他们将确保项目的顺利实施,为项目的改革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以及资金投入。

  3.2目职责与权限

  (1)项目实施职责:制定项目方案,组建改革机制和改革实施组织,组织技术支持和资金投入;

  (2)项目管理权限:下达项目工作任务,定期审查项目实施情况,检查项目管理;

  (3)项目推广权限:发表项目介绍文章,发放项目宣传资料,推广项目成果,组织各种媒体宣传。

  4、总结

  总之,思政课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未来社会中的有道德、有气质和有能力的公民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3-

篇四:国家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

  

  课程思政

  教改

  中国曾经有一句著名的话:“教改是改革先行的路子”,这句话言传身教,流传于民间,说明教育改革对国家社会的重要性。教育改革以学生为中心,旨在用课程思政促进学生的潜能发展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探索、创新和实践的能力,真正以人为本,为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道德水平打造出更高效、更有益的学习环境。

  课程思政教改应从大学生活中出发,建立学生发展机制,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和激励机制,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参与教育改革,为社会做出贡献。

  在实施课程思政教改之前,必须确立具体指导思想。要在思想理论和实践方面充分引导和帮助学生,使学生在学习中充分体会党性原则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精神,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发展和社会责任意识的形成,以更高的综合学习能力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再次,实施课程思政教改要从教师的方面入手,聘用优秀的教师,提高教师的政治教育水平,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改革课程结构,以便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自信,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让学生在激烈的竞争中抢占优势。

  同时,大学要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参与到相关实践活动中来,以此增强对学习思政课程知识的理解。举办一些活动,如国学讲座、旅行、研讨会等,让学生能够更充分地参与实践,为学

  -1-

  生提供更有趣味性和参与性的学习活动,能丰富学生的经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思想觉悟和创新精神,提升学生的知识水平以及技能。

  总之,课程思政教改旨在帮助学生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激发学生的潜能发展和社会责任意识,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水平和学习习惯,为学生未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实施课程思政教改,要以学生为中心,确立具体指导思想,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丰富学生的实践机会,给学生以正确的价值观,以期达到共同发展的目的。

  -2-

篇五:国家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

  

  管理宝典·心理健康教育基于课程思政的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化教学改革与实践□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陈飞霞【摘 要】本文阐述基于课程思政的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化教学实施条件,以“人际关系”专题为例,从“课前—课中—课后”环节论述基于课程思政的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化教学实施途径,评价基于课程思政的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化教学效果。【关键词】课程思政 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项目化教学 心理育人【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21)07-0124-03心理育人是“十大育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的重要手段。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育人的主渠道,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中应用项目化教学,对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提升心理育人成效具有重要意义。项目化教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皮亚杰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和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指导,是一种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做中学”教学模式,它强调以学生为主体、以项目为驱动、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项目化教学的优势在于建立了课堂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学生通过实际项目在做中学、学中做,掌握相应的知识和技能,注重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能力的锻炼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符合高职院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是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和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是一门“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于一体的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传统的教学方式侧重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灌输,难以达到预期教学目标。项目化教学是一种“行为导向”教学法,其“项目导向、任务驱动”的特点能真正做到理论知识和实践体验相结合,实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统一。因此,开展项目化教学是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目标所需。一、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化教学实施条件(一)优厚的师资条件作为高职院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程,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是高职院校开展心理育人的主渠道,肩负着立德树人的使命。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授课教师具有心理学、教育学相关专业背景,具有一线学生管理、心理咨询工作经历,具有国家二级或124三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具备深厚的理论功底和扎实的实践能力,能较好地贯彻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衔接。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教师长期在一线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等相关工作,了解大学生思想动态,了解大学生的心理需求和心理特点,积累了丰富的咨询案例。教师的“双师”素质保证了在项目化教学中能较好地融合课程思政,并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实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保证课程教学实现“做中学”,实现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实现育心和育德相统一。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组教师曾多次开展自治区级、校级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课题研究及课程资源库建设,具有丰富的教学改革经验,了解学生的兴趣特点,善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二)丰富的教学资源基于课程思政的项目化教学,以项目为导向、任务为载体,实现课程内容与课程思政的融合,教学过程与实践过程的对接,教学资源既要满足理论教学需要,也能模拟实际情境开展实践教学。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专门打造了“心理课程创新教学实训中心”,为项目化教学提供教学场所,配备多媒体设备、活动场所等教学设施,实训设备资源充足,包括宣泄室、放松训练室、心理沙盘等。根据项目化教学改革要求,对照课程思政要求,参照《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高等学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等政策文件要求,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修改系列教学文件,包括课程标准、授课计划等,并开发项目化教学活页教材,编制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手册,均已投入教学使用。同时,配合信息化教学手段的运用,依托素质拓展基地开展心理素质拓展实训活动,保证学习质量,提高教学实效性。二、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化教学实施途径(一)课程结构调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思想性、科学性、技术性兼具的课程,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和行为训练于一体。应广泛调研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挖掘思政元素、分析心理素质能力,确定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目标和课程价值定位,并根据教材内容体2021.2心理健康教育·管理宝典系进行项目分解。根据豪恩斯坦关于教育目标的分类,教育目标分为情感领域、认知领域、心理动作领域和行为领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目标,应该包含知、情、意、行方面的目标,实现育心和育德相统一。教学内容的项目化分解,主要针对高职学生在入学适应、人际关系、自我意识、情绪管理、恋爱情感及生命教育等六个方面的困扰,按照主题设置单元项目,设计生动有效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内容。在每个项目的教学内容中切实嵌入课程思政元素,保障教学内容与思政元素紧密结合。例如,诚信是立人之本,和谐友善是人际关系的基础。在人际关系主题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有效地解决学生人际关系中以个人为中心、自私自利等问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二)教学实施过程项目化教学过程中,在任务驱动的基础上,融合思政元素,优化课程教学设计,运用案例教学、情景模拟、角色扮演、心理游戏、心理素质拓展等教学法,实现心理教育与思政教育同向同行。以“人际关系”专题为例,通过“课前—课中—课后”环节的系统设计,融入思政元素,实现全过程育人。1.课前环节。重点突出情感和价值观教学目标,课前发布小组学习任务书,要求每个小组围绕“人际交往”,选择生活中常见的人际冲突类型(如舍友关系、恋爱关系、朋友关系等)进行演绎,思考在处理人际关系和解决人际冲突过程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哪些价值观发挥了作用。各小组按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并形成视频、海报、漫画等各种形式的“作品”,如“解决人际冲突小妙招”电子海报、“友善之举”心理漫画、“友善之语”短视频等,并在课堂上展示优秀作品。2.课中环节。综合运用案例教学、角色扮演、心理游戏等贴近学生现实生活、符合学生心理需求的教学方式,有机融合教学内容和思政元素,让学生明白人际交往中“诚信和友善”的重要性,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社会交往提供了基本原则和方法,深刻体验诚信和友善的社会价值。例如,通过列举孔子弟子谈论待人之道的故事案例(子路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不善之。”子贡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则引之进退而已耳。”颜回曰:“人善我,我亦善之;人不善我,我亦善之。”三子所持各异,问于夫子。夫子曰:“由之所持,蛮貊之言也;赐之所言,朋友之言也;回之所言,亲属之言也。”)引导学生讨论“待人友善”的价值与意义,然后分别针对“别人以善意待我,我也用善意待他”“别人用不善待我,我就引导他向善”“别人用不善待我,我也以善意待他”等主题,让学生结合实际生活与已有经验进行即兴角色扮演,让学生领会人际交往中的诚信与友善,明白与人交往既要有诚意还要有善意,才能进一步建立良好人际关系。3.课后环节。课后利用校园网络、心理公众号、易班、信息化教学平台等网络媒体,进行心理知识科普,根据学生心理需求和思想特点推送热点信息话题,引导学生参与互动讨论,延伸课堂教学的时空领域,拓展心理育人成效。例如,在完成“人际关系”专题授课后,通过公众号推送文章《宿舍是我家——1252021.2如何塑造良好宿舍关系》,围绕“宿舍关系教育为什么重要、同室相处的原则(真诚一致、平等尊重、宽容友爱、界限清晰)、处理冲突的方法、舍友相处的行为小提醒”进行宣传拓展教育,并发起有奖互动话题“你期待的宿舍关系是怎样的?你认为如何才能拥有这种宿舍关系”,进一步延伸与深化心理育人作用。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训练和心理体验,同时开放“心理课程创新教学实训中心”,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结合自身实际需要自主到实训中心进行放松、体验和训练,提升自身心理素质。(三)课程考核评估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考核,需要改革传统试卷考试的纯粹知识性考核方式,注重考核的“多元化”和“发展性”。“多元化”考核机制,在项目化教学实施过程中,以小组团结协作完成项目任务,每个成员在小组内的参与度有差异,每个小组的成果汇报有区别,形成学生自评、组内互评、组间互评、教师评价、项目过程评价、项目成果评价等多元立体式的评价体系,使对学生的课程考核评价更加全面、具体和贴合实际,改变以往一卷定成绩的单一化课程考核机制。“发展性”考核评价,要从“健康”与“德育”两个维度进行评价,从发展性的角度对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给予评价,围绕课堂表现、活动参与、团体协作、心理实训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三、基于课程思政的心理健康教育项目化教学效果评价(一)突出了课程的思想性和实践性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本身蕴含着丰富的思政元素,实施基于课程思政的项目化教学,具有鲜明的思想性、实践性,以培养大学生“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为指向,围绕普及心理健康常识、提升心理调适技能、塑造健全人格为主线组织和开展。融入思政元素的课程项目,驱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教、学、做”,通过学习与实践,实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知行合一。(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项目化教学彻底改变了传统单向灌输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精心设计教学项目,心理健康教育课堂教学与现实生活建立密切联系,将理论知识和实战演练相结合、知识学习与实践体验融为一体。项目化教学,以任务为载体,以学生为主体,以体验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通过具体案例或者情境讲述问题,学生融入情境,激发了学习兴趣和热情,心理素质与思想道德素质在“体验—认知—情感—行为”螺旋发展中得到提升。(三)增强了育人的实效性和成效性项目化教学模式,坚持“思想导向、能力本位”,课程教学中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学生根据项目任务扮演相应角色,团结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解决问题,提高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教学实效性。(下转第155页)

  文体综合·教学创新与“跑团”建设,与学校相关部门联合举办校园迷你马拉松比赛,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跑步锻炼当中,不断壮大校园“跑团”人数。还可以借鉴其他高校迷你马拉松赛事的组织经验,为学校开展校园迷你马拉松运动打好基础。(三)引导学生合理利用课余时间,积极参加跑步锻炼学校体育教师和辅导员要使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让学生合理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积极参与跑步锻炼。跑步既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又可以放松紧张的精神,对学生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是一项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的体育项目。学校应注意宣传跑步的益处,使学生体会跑步锻炼前后身体的区别,鼓励学生充分合理地利用早、晚锻炼的时间进行校园跑步训练。(四)定期举行校园生态马拉松赛事,丰富校园体育文化马拉松比赛对彰显地区特色文化、打造城市名片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贺州学院积极组织大学校园生态迷你马拉松赛事。校园马拉松属于大型体育赛事,参与的人数比较多,所以要考虑的问题也比较多,最重要是安全问题,包括校园安全、运动员的自身安全和观赛学生的安全。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校园大路是比较理想的马拉松比赛场地。贺州学院道路平整开阔,具有天然的赛道优势,学校应该合理利用资源,积极举办校园迷你马拉松赛事,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从中感受到锻炼的乐趣,进而热爱跑步,养成跑步习惯。校园迷你马拉松是一项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跑步锻炼项目,也是促进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重要活动。校园迷你马拉松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坚韧的人格品质,促使学生积极勇敢面对未来。因此,地方本科院校要结合自身特色,积极组建校园“跑团”,并策划和组织校园迷你马拉松比赛和团队,从而在校园形成跑步锻炼氛围,让学生养成跑步锻炼习惯。【参考文献】[1]王俊林,金超.中国大学生马拉松联赛现状分析及发展【作者简介】廖 琛(1988— ),男,壮族,广西来宾人,硕士,贺州学院旅游与体育健康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学校体育、民族传统体育、体育旅游。(责编 王 一)注:高校教学改革项目“贺州学院跑团组织建设探索与实践”(hzxyybjg202010)研究[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6(6).[2]郭高.校园迷你马拉松在昆明高校开展的现状调查[J].现代营销(创富信息版),2018(8).[3]陆大.云南省高校校园“马拉松”运动影响因素及发展路径研究[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9.[4]周磊.王先亮.济南大学校园文化、学生归属感与参与体育锻炼的关系探析[J].江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0(3).[5]许蓓.浅析马拉松运动在国内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4).[6]张智豪.浅析“迷你马拉松”在全民健身活动中的发展前景——以高校“迷你马拉松”运动项目的开展为例[J].田径,2020(8).[7]刘雪丽,李鹏举,黄可可,等.城市马拉松赛对城市综合水平的影响[J].运动,2012(11).[8]郑继超,赵娜,常继斋,等.论校园迷你马拉松的育人价值与培育策略[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4).[9]夏越.校园马拉松的形成和发展研究[J].体育科技文献通报,2018(9).[10]张磊.校园马拉松优化发展路径研究——以苏州大学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8(29).[11]赵健,王丹丹.黑龙江省冬季校园马拉松项目开展及参与的调查研究[J].冰雪运动,2019(5).(上接第125页)项目化教学过程,课前注重情感和价值观教学目标,课中注重团队合作、协调沟通、心理体验和感悟,课后通过归纳总结、撰写报告、升华思想等,全过程、全方位锻炼学生的动手、思考能力,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了心理育人成效。【参考文献】[1]洪霄,付彬,李涤非.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探讨[J].中国成人教育,2008(11).[2]王笑笑.课程思政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中的探索实践[J].青年与社会,2019(2).[3]贺泉莉.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项目化教学探索[J].广西教育(高等教育),2017(1).[4]张鹏超.引入项目化教学建好高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155[J].中国高等教育,2013(12).[5]汤芙蓉.公安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J].公安教育,2020(4).[6]谢敏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思政的探索与实践[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9(2).注:2019年广西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心理健康教育课项目化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2019SZ062)成果之一【作者简介】陈飞霞(1981— ),女,广西容县人,硕士,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力资源管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责编 黎 原)2021.2

篇六:国家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

  

  2018-2019学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项目

  课程教学文件汇编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所在单位:

  大连海洋大学教务处制

  2019年7月

  《课程名称》教学大纲

  (“课程思政”版)

  课程编号:英文课程名称:

  学时数:

  学分:

  课程类别:

  适

  用

  专

  业:

  (注:含实验、上机学时的课程“学时数”填写格式为“总学时数/实验(或上机)学时”,学分仍填写课程的总学分。)

  教学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要求:课程教学应达到的要求,以及对教学方法、手段等方面的说明。即:结合课程内容,阐明主要教学方式、方法、手段的运用,与不同种类课外学习活动(习题、作业等)的配合,以明确教师组织教学的主体教学思路。在此基础上,明确通过教师教学使学生应达到的知识与能力方面的较具体的课程教学目标。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该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先修、后续关系、在知识点上有交叉的课程之间的分工等)

  教学大纲

  一、理论教学部分

  要求:按章写出各章主要内容、知识点,明确该章讲授的重点、难点及教学目标(可以用“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表述该章节的教学目标)。

  二、实验教学部分

  各实验名称及主要内容

  三、教学时数分配表

  序号

  1234567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教学内容

  课时分配

  讲授

  实验

  上机

  小计

  合计

  四、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五、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XXXX》,XXX编著,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

  2.《资料名称》,XXXX出版社,XXXX年XX月。

  课程负责人

  专业负责人/

  教研室主任

  (包括本教研室或本专业参与讨论的教师或相关专业参与讨论的负责人)

  日期:

  参加讨

  责

  任

  表

  论人员

  院长(主任)签字:

  书记签字:

  课程教案(“课程思政”版)

  案

  序

  授课类别

  (请打√)

  第

  次课

  课时安排

  理论课()

  实验课()

  其他

  ()

  授课标题(教学章、节或主题要点):

  教学目标:

  1.专业知识与技能

  2.过程与方法

  3.思政育人目标

  要求:根据课程专业教育要求,有机融入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十九大精神等内容。

  教学分析:

  1.本节的作用和地位

  2.本节主要内容

  3.思政内容融入点

  要求:简述课程教学中能将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专业知识技能教育内容有机融合的领域。

  4.教学重点

  5.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及过程(可增加附页):

  作业及思考题:

  课后小结及教学反思

  要求:结合“课程思政”育人内容,重点对目标达成度、内容结合度和学生学习评价反馈,进行教学自我感悟与评价。

  教学内容及过程:

  包含以下内容

  教学环节

  课堂导入

  知识点讲解

  任务安排

  课堂小结

  作业安排

  ……

  内容

  设计理念

  《课程名称》教学大纲思政改革对照说明

  一、教学大纲说明

  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与任务

  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

  普通版要点

  思政版新增改革要点

  二、教学大纲

  理论教学

  部分

  实验教学

  部分

  教学时数

  和授课内容分配情况

  成绩考核与评定方式

  普通版要点

  思政版新增改革要点

  使用教材及

  主要参考书

  2018-2019学年“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试点项目

  课程思政教学情况记录表

  (~

  学年

  第

  学期)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

  课程学分:

  课程学时:

  课程类别:

  学生班级:

  任课教师:

  所在单位:

  一、教学记事

  授课要点

  课堂授课情况记录

  学生学习效果反馈

  教学周次/课时

  其他情况说明

  二、听课记录(本表由团队成员及所在学院听课填写)

  上课地点

  学生班级

  校区

  教学楼

  教室

  上课时间

  年

  月

  日(星期)

  第

  节至第

  节

  学院

  级

  专业、班

  教师教学秩序

  (教学准备情况等)

  (出勤、课堂纪律等状学生课堂秩序

  态)

  权

  重

  (%)10得分

  序评价指标

  号

  1指标具体内容

  课前准备充分,教学文件齐全、详实、规范;按计划授课,教学准备

  备课认真;教材选用得当,学生使用效果好;仪表端庄,行为规范,精神饱满。

  教学内容观点正确,科学准确;教学目标明确,授课内容符合教学大纲要求;授课内容熟练,信息量丰富,重点难点突出;教学内容能体现学科发展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成果,教学内容

  体现思政育人的特点;教学内容前后联系科学紧密,内容具有系统性。

  根据课程思政建设原则和目标,着重对教学内容的结合情况作出科学研判,观测教学内容融合度和效果。

  教学方法体现以学生为中心,适合课程思政特点和学生特点;善于使用多种教学方法,有效组织师生互动,形式灵活;根据教学内容要求合理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课件内容丰教学方法

  富、形式多样,板书文字工整、布局合理,教学效果好;善于激发学生的兴趣、启迪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言及文字表达

  讲课思路清晰,论述科学透彻,逻辑性强;对概念等重要内容表达严谨、清晰、准确、简明扼要;用普通话授课,声音宏亮、口齿清楚、生动流利;授课富有激情和吸引力,抑扬顿挫、声情并茂。

  22232415学生出勤率高,无迟到、早退现象,教学秩序好;有比较教学效果

  突出的教学风格和特色,有利于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听课与特色

  认真,能积极回答问题,课堂气氛轻松、活跃;学生能理解和掌握所授内容,教学效果好。

  综合评分

  210建议与反思

  听课人:

  《****》“课程思政”育人典型教学案例

  课程编号:英文课程名称:

  学时数:

  学分:

  课程类别:

  适

  用

  专

  业:

  执笔人:

  参加人:

  审核人:(所在学院领导)

  (注:含实验、上机学时的课程“学时数”填写格式为“总学时数/实验(或上机)学时”,学分仍填写课程的总学分。)

  案例一:

  1.案例主题:

  2.结合章节:

  3.案例意义:

  简述案例所反映的思政内容融入情况,明确案例选用的意义,字数不超过300字。

  4.案例描述: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教学具体内容,教学方法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5.案例反思: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案例二:

  1.案例主题:

  2.结合章节:

  3.案例意义:

  简述案例所反映的思政内容融入情况,明确案例选用的意义,字数不超过300字。

  4.案例描述:

  对案例进行概括描述,包括教学具体内容,教学方法等设计方案,字数不超过1500字。

  5.案例反思:

  简要评析案例教学的实施效果及成果,结合教学实际进行教学反思概述,字数不超过500字。

  ……

  《****》“课程思政”育人教学效果评价表

  1.授课目标达成度评价(授课教师自评)

  类别

  具体描述

  教学目标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2.学习效果完成度评价(学生考核统计得分)

  具体描述

  (具体考核内容、考核方式及分值设置)

  预期目标得分

  学生平均得分

  分值

  (可调控,30分)

  8-10分

  4-7分

  1-3分

  8-10分

  4-7分

  1-3分

  8-10分

  4-7分

  1-3分

  目标得分

  自评得分

  达成度

  序号

  类别

  完成度

  教学知识点

  1思政内容

  技能与能力

  教学知识点

  2思政内容

  技能与能力

  教学知识点

  ……

  思政内容

  技能与能力

  3.思政设计结合度评价(所在学院党政领导评分)

  类别

  具体描述

  目标体现

  内容结合

  成效展现

  4.教学效果总体评价

  自我评价

  签字:

  学院评价

  签字(章):

  学校督导评价

  签字:

  分值

  (可调控,30分)

  8-10分

  4-7分

  1-3分

  8-10分

  4-7分

  1-3分

  8-10分

  4-7分

  1-3分

  评分

  结合度

篇七:国家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

  

  思政课教改项目研究报告书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社会的深刻变革,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的形势和挑战。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各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已成为共识。

  本项目旨在通过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探索科学、有效、具有高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

  二、研究内容

  1.思政课教学状况分析

  通过对当前思政课教学的现状进行深入调研和分析,梳理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发展历程,探索发现现有思政课教学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后续研究提供基础数据和分析依据。

  2.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意义和目标

  通过对国内外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案例研究和对比分析,探讨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意义和目标,结合当前时代和学生的需求,提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新方向和新思路。

  3.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案例

  通过对我国高校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实践案例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总结经验和教训,探索可行性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为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可借鉴的经验和方案。

  4.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推广和应用

  通过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推广和应用进行研究,设计有效的推广

  -1-

  路径和策略,以确保思政课教学改革能够落地生根,发挥实际作用。

  三、研究成果

  1.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可行性方案和实践案例,为高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提供指导和帮助。

  2.一组思政课教学改革策略,包括新思想、新内容、新方法、新技术等,可供高校思政课教师参考。

  3.一份专业的思政课教学改革推广方案,为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推广和应用提供指导和支持。

  四、结语

  思政课教学改革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本项目旨在通过对思政课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提出可行性方案,探索科学、有效、具有高校特色的思政课教学模式,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借鉴和支持。

  -2-

篇八:国家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

  

  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为认真学习贯彻—精神,进一步把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

  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根

  据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等文件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理工学院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方

  案,具体如下:

  一、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

  战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我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确保育人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按照价值引领、能力达成、知识传授的总体要求,深化学校思政理论

  课教学改革,加强综合素养课程建设,发挥专业课程育人作用,使各

  门课程都“守好一道渠、种好责任田”。切实发挥第一课堂主渠道在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作用,努力推进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培

  养又红又专、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

  可靠接班人贡献力量。

  二、工作目标

  (-)总体目标

  深入挖掘拓展学校各门课程思想政治元素,充分发挥各门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切实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提升

  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形成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格局,全

  面加强学校思政工作。

  (二)具体目标

  把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把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把实现民族复兴的理想和责任融入各类课程教

  学之中,使各类课程都发挥好德育功能。

  经过『2年努力,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自己的课程中找到理想信

  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切入点和融合点,并实现在教学大纲中,落实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平台、成效体现和教学评价中,贯彻到教师培养、发

  展和考核的全过程,为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一流应用型人才做

  出贡献。

  三、基本任务

  (-)优化课程体系,全面提升育人功能

  哲学社会科学与人文学科中的绝大部分学科都具有鲜明的意识

  形态属性,担负着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可替代的重要职责。

  要重点发挥哲学社会科学、人文学科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优势,适当增加相关课程学分;整合学校相关资源,在原有哲学社会

  科学、人文学科公共选修课的基础上再增加一批优质课程,三年内实

  现可选课程门数增加50%o(二)深化思政课改革,努力增强育人实效

  以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实效性为核心,以培育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知信行合一为导向,着重从实践教学、文化融入、网络教学资源、理工特色、学术支撑等五个方面加强思想

  政治理论课建设。进一步探索实践教学的内容、载体、方式方法,加

  强实践教学资源建设,做到与理论教学互补共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融入思政课程。建设思想政治理论

  课网络教学平台,推进优质网络课程资源建设,培育名师名家网络示

  范课。以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学科建设引领和支撑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通过提升科研能力推动课程建设。结合学校学科专业特点和学校文化,不断建设、凝练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色。

  2.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质量

  以学生为本,以育人为要,以学习为中心,深入调查研究,准确

  把握学生思想动态,从学生所思所想、社会热点、国际国内形势、现

  实问题等导入教学内容,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

  题,增强课堂吸引力,提高课堂教与学的质量。加强课程教学设计,开展集体备课。协调各门课程之间和各学段之间的内容衔接。改革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组织方式,逐步实行中班上课、专题报告与小班研

  学相结合的教学形式。创新教学方法与艺术,实施专题化与“微课”

  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采用案例讨论、演讲辩论等形式,增强师生教学

  互动。加强对教案编写、课件制作、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研究,努力形

  成一批精彩教案、精彩课件、精彩微课。创新学生学习方法,开展小

  组学习,加大课外学习量,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解决问题。改

  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评价方式,优化课程考核方式与题型结构,构

  建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评价体系。

  (≡)探索通识课与专业课育人模式,不断创新育人手段

  .挖掘通识与专业课思政元素

  各门课程都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都要发挥思想政治

  教育功能,在传道授业解惑中引人以大道、启人以大智。从社会运动

  发展及其比较中坚定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弘扬共产主义远—想;从其

  学科价值中挖掘独特的行业价值、历史内涵、文化诉求;从学科实践

  中分享每个教师独特的学习经验、人生体悟、事业感受;从其发展历

  程中挖掘代表人物不畏艰苦、勇攀高峰的精神和追求卓越、不懈奋斗

  的光荣历程。在科学研究中,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

  辨明各学科研究方向、掌握科学思维;在教学中,使学生掌握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学生一生成长奠定科学的思想基础。将价值导向

  与知识传授相融合,明确课程思政教学目标,在知识传授、能力培养

  中,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爱党、爱国、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培养科学精神、工匠精神等。将思想价值引领贯穿课程方案、课程标

  准、教学计划、备课授课、教学评价等教育教学全过程,培育专业知

  识与思政元素深度融合的通识课和专业课。

  根据不同学科的性质特点,把握好所要挖掘拓展的重点。哲学社

  会科学类课程要突出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

  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

  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北自然科学类专业课程要突出培育

  科学精神、探索创新精神,注重把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贯穿

  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引导学生增强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意识,明

  确人类共同发展进步的历史担当。工程技术类专业课程要突出培育求

  真务实、实践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培养学生踏实严谨、耐心

  专注、吃苦耐劳、追求卓越等优秀品质,成长为心系社会并有时代担

  当的技术性人才。人文艺术类专业课程要突出培育高尚的文化素养、健康的审美情趣、乐观的生活态度,注重把爱国主义、民族情怀贯穿

  渗透到专业课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起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体育类

  课程要主动与德育相融合,改革体育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养成运动习

  惯,掌握运动技能,发展健全人格,弘扬体育精神。

  .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坚持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相结合、课程建设与深化改革相结合、重点推进与鼓励创新相结合,明确改革目标、原则、实施步骤和任务

  要求。先行开展小规模试点,总结经验,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在形

  成成熟做法的基础上,推广到全校所有课程。20_年学校将开展课程

  思政教学改革试点工作,全校每个专业推荐一门课程立项建设,开展

  试点工作,编制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修订课程标准,切实将专业课程

  思政教学目标融入教学设计,打造示范课程,发挥引领作用。在总结

  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推进核心课程建设,开发在线开放课程,到20_年实现所有学院全部通识与专业课思政教学的规范化建设,整体提高

  育人效果。

  .拓展课程思政渠道

  通识课、专业课在加强课堂教学的同时,根据课程特点和专业培

  养要求,加大实践育人力度,积极拓展第二课堂,引导学生运用所学

  理论知识分析、发现、解决实际问题,实现知识和行动的有机统一,真正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深化认识、提升

  感悟、锻炼成长。要适应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要求,优化实践教学

  体系,完善实践教学质量标准,加强实践教学过程管理和实效评价。

  要深化实践教学队伍选聘制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师资水平和执教能

  力。

  (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育人能力

  L加强教师教育与培训

  强化师德师风建设,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增强“四个自信”,

  提高育人意识,切实做到“爱学生、有学问、会传授、做榜样二转变

  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

  导所有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以思想引领和价值观塑造为目

  标,带动广大教师既当好“经师”,更做好“人师”。充分运用学科组

  的讨论、老教师的传帮带、教材教案的集体备课,本学科先锋模范人

  物的带头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技能培养。有关部门、各学院要充分运用入职培训、专题培训I、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就课程思政教学的改革与实施加强互动交流,让广大教师能够利用课

  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

  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一门课程的教学全过程。

  2.建设一支高素质思政课教师队伍

  成立校级思想政治理论课名师工作室,充分调动青年教师在思政

  课教学改革中的积极性;实施教师素质提升计划,落实教师学术交流、实践研修经费,有序安排教师外出研修、考察、访学、挂职和实践锻

  炼,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执教能力。严格落实思想政治理

  论课教师任职资格标准,对思政课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给予政策倾

  斜。

  继续做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特聘教授工作,邀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

  丰富实践经验的校外党政干部、专家学者、优秀校友、社会知名人士

  来校讲授思想政治理论课;制定思想政治理论课兼职教师遴选管理办

  法,鼓励符合条件的校内政工干部、辅导员、离退休教师和哲学社会

  科学教师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任务,在教学工作量等相关待遇上

  予以优先保障。

  四、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成立由校党委书记和校长任组长,分管思政工作和分管教学工作

  校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课程思政工作领导小组,健全工作

  机构,统筹推进全校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加强制度设计与完

  善,把思想政治工作制度建设作为学校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政策基

  点,把全员育人理念纳入学校事业发展的规划和发展战略之中,强化

  顶层设计,重点研究制定挖掘用好各门课程思政元素的政策措施。

  (二)加强协同联动

  建立党委宣传部、人事处、教务处、科研处、学生处、团委、政

  治理论教学部等相关职能部门和学院各负其责,互相协同配合的课程

  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工作机制,构建各学科体系间任课教师的交流沟通

篇九:国家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

  

  XXXXXXXX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建设方案

  课程名称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

  课程负责人

  XXXX

  系(部)

  XXXX

  联系电话

  XXXX

  XXXX教务处

  XXXX年

  XXXX月

  填表说明

  1.“课程组主要成员”可以是主讲该课程并参与课程思政改革建设的其他任课教师、助课老师,也可以是参与课程建设的其他人员。

  2.内容要求实事求是,表达简洁、明确、严谨。空格不够时,可自行加页。

  一、课程负责人情况

  姓名

  职称

  XX

  副教授

  性别

  学历

  XX

  XX

  出生年月

  XX

  学位

  职务

  授课对象

  2017级

  2017级

  2016级

  2014级

  2015级

  2013级

  项目名称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教授

  助理研究员

  硕士

  XX

  学时

  (28*3=)84(56*5=)280(42*2=)84(65*2=)130(40*2=)80(56*2=)112完成与获奖情况

  项目中的分工

  方案评价

  辅助授课

  资料整理

  所在系(部)

  时间

  2018.08最近

  三年

  课程负责人

  2016.03时间

  主要

  教学

  工作

  情况

  2017.032016.02018.032017.0机械工程系

  课程名称

  近年来

  在教学

  研究与

  教学改

  革方面

  的成果

  课程组主要成员

  姓名

  二、本课程基本情况:

  包括教学对象、教学安排、基本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

  1.教学对象

  机械工程系的三个专业:机械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2.教学安排与内容

  见表1表1教学安排与内容

  讲课

  课次

  章节与内容

  第1章

  绪论

  第1次

  1.1互换性与公差

  1.2公差与测量简述

  1.3标准化与优先数系

  1.4本课程的内容、性质与任务

  第2章

  测量技术基础

  第2次

  2.1测量技术基本知识

  2.2计量器具与测量方法

  2.3误差与误差处理

  第3章

  孔、轴公差与配合及其尺寸检测

  第3次

  第4次

  第5次

  第6次

  第7次

  第8次

  3.1基本术语和定义

  3.2常用尺寸孔、轴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3.2.3基准配合制

  3.3其他尺寸孔、轴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

  第4章

  几何公差及其检测

  4.1概述

  4.2几何公差的标注

  4.3几何公差带分析

  4.5几何公差的选用

  4.6几何误差的检测

  第5章

  表面粗糙度及其检测

  5.1基本概念

  5.2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第9次

  5.3评定参数的数值及其选用

  5.4表面粗糙度符号、代号及标注

  5.5表面粗糙度的检测

  第6章

  滚动轴承与孔、轴结合的互换性

  第10次

  6.1概述

  6.2滚动轴承精度等级及应用

  6.3滚动轴承内、外径公差带

  6.4滚动轴承与孔、轴配合的选择

  第7章

  渐开线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第11次

  7.1概述

  7.2圆柱齿轮精度指标及检测

  7.3齿轮副的精度指标和侧隙指标

  7.4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标准及应用

  第8章

  常用连接件的公差与检测

  第12次

  8.1螺纹的公差与检测

  8.2平键连接的公差与检测

  8.3矩形花键连接的公差与检测

  第13次

  第9章

  圆锥公差与检测

  9.1圆锥公差配合的基本术语和基本概念

  9.2圆锥公差的给定方法和圆锥直径公差带的选择

  第10章

  尺寸链

  第14次

  10.1尺寸链概述

  10.2用极值法计算尺寸链

  10.3用统计法计算尺寸链

  10.4用分组法、修配法和调整法保证装配精度

  实验一

  内径百分表测孔径和圆第15次

  柱度误差

  实验二

  百分表测量径向圆跳动

  22时数

  主要内容

  时数

  实验、上机等

  3.教学方法

  理论课采用课堂讲授,启发式教学方法,实验课采用示范教学方法

  4.教学目标

  第一个层次

  使学生掌握机械产品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图样标注、检测以及判断零部件是否满足图样要求的能力。为基础课、实践课和专业课架构起桥梁。

  第二个层次

  具备本专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

  第三个层次

  建立大教育体系,为学生树立大教育观,培育为国家做贡献,实现个人价值的理念。

  三、本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思路及措施

  包括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本课程中的德育元素、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教学方法、预期目标及效果等

  1.基本思路

  (1)精心选择教材。选择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的教材,针对实施高校“质量工程”的教材,基于该教材以更好地为教改和人才培养、课程建设服务。

  (2)修订教学大纲

  根据课程具有很强的应用性特点,优化教学内容,以互换性与精度设计(尺寸公差、形位公差、表面粗糙度)的基本概念与方法为主,其它章节略讲。

  学生通过练习、实验和综合实践环节进一步提高精度设计能力。达到第一层次教学目标。将课程教学目标的教育性、知识性、技能性相互交融,突出体现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达到第二层次教学目标。通过实例和事例,培育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达到第三层次目标。

  (3)拓展新的教学方法、完善课程设计

  教学模式向以学生为中心转变。以学生学习效果为评价标准,以促进学生发展为目的,教育的归属是“学”不是“教”。学生没学习就没有教育。

  (4)创新教学方式与技术,引入案例

  A教学方法

  讲授与研讨

  (如孔轴公差中一般公差)

  讲授与提问(探究)(大部分知识点)

  学生讲课体验(第三章孔轴公差与配合)

  混合式教学,保证深度融合实施效果。

  实验课程改革思路

  混合式教学(线上+线下)

  以前:教师讲解操作仪器→学生模仿→记录数据→计算分析→总结报告等

  目前:学生利用互联网,线上提前预习(仪器使用视频等),学习设备操作,了解原理和实验目的等。教师提供参考视频与资料,注重过程指导,提出注意事项,做好总结与延伸。

  理论课程改革思路

  引入案例

  通过UG软件提供三维模型装配和动画作为案例素材。

  案例做主线,把知识点有效串联,构成知识体系。

  把课程众多知识点,合理分解到多个典型案例中,使杂乱的知识点形成一个有机整体,让学生有系统,有目的学习。

  在案例分析过程中,可以实现课本知识与工程应用于一体。使学生拥有初步的工程应用能力,有利于培养创新思维和工程实践能力。

  B完善课件,设计教案,做到图文并茂

  通过课件背景、图片或标题等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

  借助于教案中的活动主题、活动任务、列举的案例等来实现课程思政。

  (5)新的考核与评价方式

  定期进行阶段总结、评价(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的提升

  考核分数10分)

  组织2次课堂评价

  (小组)学习检阅表

  组织1次座谈会

  数字化融合情况,思政育人情况,验证课程融合效果与思政效果

  (6)教师水平(业务、思想)提升

  教师的信息化能力严重不足(教师培训发展,提升自身育德能力和育德意识)。融合创新的教学模式尚未成为主流,还没有实现互联网条件下学习方式变革、教学方式变革和评价方式变革。

  (7)利用好第二课堂进行职业素质培育和课程育人

  鼓励学生走进企业,走进科技馆,培养学生热爱科技、奉献社会的精神。

  2.德育元素

  “课程思政”总体思路:

  充分挖掘蕴含在相关知识中的教育因素,将时代的、社会的正能量内容引入课堂,把培育筑梦新时代、民族复兴的精神融入课程。提升家国情怀,政治担当,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良好的职业素养。

  课程中融入了

  6个

  思政事例。

  绪论融入国民经济发展、国防建设、“大国重器”纪录片,取得的成就及进展,调动积极性,为祖国感到骄傲自豪。

  公差与配合中引入“大国工匠”,通过匠心筑梦的故事,弘扬工匠精神,营造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氛围。培育学生工匠精神。

  标准化与优先数系引入。法国查尔斯雷诺把载人升空的气球绳索尺寸由425种,按几何公比递增原则,规格减少到17种

  “道德经”中经典名句“治人、事天、莫若蔷……”,意思是把复杂的事做到简单,化繁为简,事半功倍。

  标准化及其作用时引入《周易》大壮卦哲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直线度误差时引入《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曲则全

  枉则直”,圆度误差时可引入去奢去泰,不圆满才是人生等等。

  配合时引入蛟龙号载人潜水器首席装配钳工技师,顾秋亮。组装做到精密度达"丝"级。培养精益求精的精神的职业素质。

  3.预期目标及效果

  科技让人的生活更美好,用人文视野来关顾科技的发展,做到职业素质培

  育和课程育人。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机械产品的几何精度设计方法、图样标注、检测的基本能力。为基础课、实践课和专业课架构起桥梁。

  过程与方法:通过练习、图纸的标注,掌握几何量公差的应用,培养应用能力以及本专业的职业素质和职业道德。通过引入的事例、事例,发掘运用专业历史和人物史中的科学的事迹风采,用他们探索科学的过程,追求真理的历程,来引导和教育学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国引入的思政育人元素,能够培育与提升爱国主义教育、理想信念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工匠精神和中国精神等)。

  借助于教案中的活动主题、活动任务、列举的案例等来实现培养目标。

篇十:国家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

  

  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学科育人示范课程”项目申报书

  项目类型

  项目名称

  项目负责人

  学院(部)

  联系电话

  教务处

  2018年

  10月

  填

  表

  说

  明

  一、项目类型:分为①学科基础课程;②专业主干课程;③专业实习/应用实践/毕业论文/毕业设计;④专业系列课程;⑤通识教育课程。

  二、项目名称:填写格式统一为

  ***(课程名称)“课程思政”示范项目。

  三、项目负责人:即该课程主讲教师。

  四、项目参与人:可以是该课程的助课老师、课程班级的主要学生骨干等。如没有参与人可不填写。

  五、内容要求实事求是,表达简洁、明确、严谨。空格不够时,可自行加页。

  六、申请书为A4开本,应双面打印,于左侧装订成册。一式两份,由所在学院(部)审查、签署推荐意见,并加盖公章。

  一、项目申请人情况

  姓

  名

  职

  称

  性

  别

  学

  历

  课程名称

  时间

  项目名称

  出生年月

  学

  位

  职

  务

  授课对象

  完成与获奖情况

  年

  月

  学时

  所在学院(部)

  时间

  最近

  三年

  主要

  项目负责人

  教学

  工作

  情况

  近年来

  在教学

  研究与

  教学改

  革方面

  的成果

  姓名

  项目组主要成员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年

  月

  性别

  出生年月

  职称

  项目中的分工

  年

  月

  二、本专业课程基本情况

  包括教学对象、教学安排、基本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目标等

  三、本专业课程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基本情况

  包括教学改革基本思路、本课程中的德育元素、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的教学方法、预期目标及效果等

  四、学院(部)意见

  单位公章:

  主管教学副院(部)长签字:

  年

  月

  日

  五、学校评审意见

  单位公章:

  负责人签字:

  年

  月

  日

推荐访问:国家级课程思政教改项目 教改 课程 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