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万有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整改报告 事迹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范文大全 > 公文范文 > 正文

《数与形》教学反思,菁选五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3-17 19:50:09 浏览量:

《数与形》教学反思1  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本节课就是以这一思想为主题的数学课。在设计课程时,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数与形》教学反思,菁选五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数与形》教学反思,菁选五篇【精选推荐】

《数与形》教学反思1

  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本节课就是以这一思想为主题的数学课。在设计课程时,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领会编者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从孩子数学学习开始。

  数与形的思想一直伴随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 如果说过去数形 结合思想是深藏不漏地渗透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那么在本节课,数形结合思想则由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为了教学的对象与核心。我认为编者在编排这一内容的时候,他的目的不在于掌握 某个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促进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体验进一步总结与自觉应用。

  二、环节清晰,螺旋递进。

  数和形是客观事物不可分离的两个数学表象, 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数与形的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数与形的互相转化和互相结合上,围绕着数与形的互相转化与结合,我们将数 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分解为: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数形结合

  三、各环节逐渐展开。

  第一环节:以形助数,教学例 1 从 1 开始连续奇数相加的和除了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来计算, 还可以有怎样的简便方法,为了探索新的"算法,将数转化为图形,根据加数的拿出相应个数的图形排列成正方形,通 过观察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其中的规律,那就是算式的和等于排列成正方形图形的个数, 图形的个数等于正方形每边的个数相乘,每边的个数等于加数的个数,这样借助图形,通过等式的传递性,最终得到了算式的和等于加数个数的*方的简便新算法。

  第二个环节:以数解形,教学 P108 做一做第 2 题。 怎样可以算出蓝色正方形和红色正方形的个数, 观察和寻找图形排列中数的规律, 发现运用这一规律计算和解决问题。

  三、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和体验。

  在例题 1 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根据算式摆图形,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经历了 将数转化为形的过程,体验了数与形的联系,探索发现了简便算法,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本堂课的教学启示: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猜想有限项的规律并加以验证、归纳、总结出通用模式,并加以应用,从而体会和掌握归纳推理的思考和方法。

《数与形》教学反思2

  “数形结合”是经典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在整个数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思维的需要。小学数学中的数量关系、量的变化等都是以符号加以表示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数学的抽象性特征共同决定了“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地位。“数形结合”是小学教育中运用得最多,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数学思想。

  一、 把数学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数与形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了教学图形,巧妙地把数和形结合起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找到了概念的本质特征,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求新、求异意识。 二、 把算式形象化,帮助学生领悟算理。

  小学数学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计算问题,计算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算理就是计算方法的道理,学生不明白道理就不能很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在教学时,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算理。把算式形象化,学生看到算式就联想到算式,更加有效理解了计算算理。

  三、 将问题显性化,缓解学生解题坡度。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各种图,使理论与实际有机联系,讲问题化难为易,能调动学会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40分钟时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效果很好。实现了将“苦学”变为“乐学”,“被动”变为“主动”,“负担”变为“享受”,真正将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体验。

《数与形》教学反思3

  “数形结合”是经典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在整个数学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从儿童思维特点来看,小学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逐步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但这时的逻辑思维是初步的,且在很大程度上仍具有具体形象性。因此,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既是儿童本身的需要,又是他们学习抽象数学思维的需要。小学数学中的数量关系、量的变化等都是以符号加以表示的。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数学的抽象性特征共同决定了“数形结合”在教学中的地位。“数形结合”是小学教育中运用得最多,也是最有效的一种数学思想。

  一、 把数学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

  数与形的关系非常密切,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了教学图形,巧妙地把数和形结合起来,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帮助学生形成概念。在教学中运用数形结合,把抽象的数学概念直观化,找到了概念的本质特征,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了学生求新、求异意识。 二、 把算式形象化,帮助学生领悟算理。

  小学数学内容中,有相当一部分内容是计算问题,计算教学要引导学生理解算理。算理就是计算方法的道理,学生不明白道理就不能很好的掌握计算方法。在教学时,应以清晰的理论指导学生理解算理,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计算方法,数形结合,帮助学生正确理解算理。把算式形象化,学生看到算式就联想到算式,更加有效理解了计算算理。

  三、 将问题显性化,缓解学生解题坡度。

  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通过各种图,使理论与实际有机联系,讲问题化难为易,能调动学会主动积极参与学习,提高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40分钟时间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的积极性十分高涨,效果很好。实现了将“苦学”变为“乐学”,“被动”变为“主动”,“负担”变为“享受”,真正将学习变成一种愉快的体验。

《数与形》教学反思4

  这节课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八单元《数学广角》中的内容, 数形结合的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本节课就是以这一思想为主题的数学课。在设计课程时,我力求做到以下几点。

  一、领会编者意图,准确定位教学目标 从孩子数学学习开始。

  数与形的思想一直伴随在数学教与学的过程中, 如果说过去数形 结合思想是深藏不漏地渗透在知识技能的教学中,那么在本节课,数形结合思想则由幕后走到了台前,成为了教学的对象与核心。我认为编者在编排这一内容的时候,他的目的不在于掌握 某个具体的知识和技能,而在于促进学生对数形结合思想的体验进一步总结与自觉应用。

  二、环节清晰,螺旋递进。

  数和形是客观事物不可分离的两个数学表象, 两者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数与形的对立统一主要表现在数与形的互相转化和互相结合上,围绕着数与形的互相转化与结合,我们将数 形结合思想的教学分解为: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数形结合

  三、各环节逐渐展开。

  第一环节:以形助数,教学例 1 从 1 开始连续奇数相加的和除了用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来计算, 还可以有怎样的简便方法,为了探索新的算法,将数转化为图形,根据加数的拿出相应个数的图形排列成正方形,通 过观察数与形之间的关系找到了其中的规律,那就是算式的和等于排列成正方形图形的个数, 图形的个数等于正方形每边的个数相乘,每边的个数等于加数的个数,这样借助图形,通过等式的传递性,最终得到了算式的和等于加数个数的*方的简便新算法。

  第二个环节:以数解形,教学 P108 做一做第 2 题。 怎样可以算出蓝色正方形和红色正方形的个数, 观察和寻找图形排列中数的规律, 发现运用这一规律计算和解决问题。

  三、给予学生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充分经历和体验。

  在例题 1 的教学中,我让学生亲自动手,根据算式摆图形,学生在动手摆的过程中经历了 将数转化为形的过程,体验了数与形的联系,探索发现了简便算法,感受到了成功的乐趣。

  本堂课的教学启示:在数形结合的基础上,要引导学生猜想有限项的规律并加以验证、归纳、总结出通用模式,并加以应用,从而体会和掌握归纳推理的思考和方法。

《数与形》教学反思5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适当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本节课所复习探究的知识都是在以前的学习中适当渗透的,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数形结合,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去认识、去体会、去感悟,所以在自主探究环节,我首先出示三幅不同的统计图,让学生通过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优越性,然后放手让学生回顾或自学课本上的内容,进一步理解体会数形结合在数学学习上的应用,真正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2)练习设计层次性比较清晰。

  如果罗列一些练习题,总感觉处理方法大同小异。为此,我在设计练习上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数形结合计算,二是利用数形结合找规律,三是利用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虽然练习题的难度稍微大一些,但借助示意图或线段图让学生解决,更能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不足:

  本节课的复习回顾与自主探究我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课堂容量比较大,难度也有些大。学生能力有所欠缺的班级可以让学生课前自学或搜集相关知识,并适当降低练习的难度,学生能力比较高的班级可以尝试使用此教学设计。


《数与形》教学反思 (菁选5篇)扩展阅读


《数与形》教学反思 (菁选5篇)(扩展1)

——《数与形》说课稿3篇

《数与形》说课稿1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数与形例1》,以下我将从说教材,说教学目标,说重难点,说教学方法、说教学流程以及板书设计这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

  我所说的内容属于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广角“数与形”,是教材新增添的内容。数形结合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数学思想,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决问题可使复杂的问题变得更简单,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直观。数与形相结合的例子在小学教材中比比皆是。有的时候,是图形中隐含着数的规律,可利用数的规律来解决图形的问题。有时候,是利用图形来直观地解释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原理与事实,让人一目了然。尤其是小学生思维的抽象程度还不够高。经常需要借助直观模型来帮助理解。本单元包括两个例题和两题做一做及练习二十二的8道练习题,主要是通过特殊的算式与图形的关系把抽象的数*算形象化,旨在进一步让学生学会“数形结合”的解题方法,同时向学生渗透“极限”的数学思想。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定为例1。

  二、教学目标

  根据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我对教材的理解,我设计了如下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观察比较中找出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之和与*方数(即正方形数)之间的关系,发现规律,会利用规律来解决问题。

  2、形与数对照,让学生通过探索形的变化规律来理解数的变化规律,能解决实际问题。

  3、使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重点及难点: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对教材理解的基础上,我确定了以下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借助数与形之间的关系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如何用形来表示数。

  四、教学方法

  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只有学生以极大的热情投身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主动学习,才能学得有效果,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引导。本节课采用教师引导和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和团结协作的科学精神。适当地运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抽象的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具体、形象化,还可以让学生乐于学、善于学、自主学。教学中采用电子白板生动形象的`演示功能,强化理解,突破重点、难点。

  五、教学流程

  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主体,以学生的学为立足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环节:

  (一)基本训练激趣导入

  借助复习中按规律填空和计算第一小题的引路帮助学生建立新知的生长点。计算的第二题主要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迫切要求学习的心理状态下开始新的一课。

  (二)认准目标尝试学习

  1、认准目标即把一堂课的学习目标准确地把握住,这既是对学生说的,也是对教师说的。教师和学生只有目标明确,方向才不会跑偏,才会集中精力攻主要问题,才会高效,本节课的目标的认定方式是逐一认定。

  2、尝试学习环节关键的是教师要根据学情出示相应的学习指导。让学生的尝试学习更加有目的。

  (1)数形结合找的规律。尝试学习例1,通过观察图和右边的算式补充完整。想一想式子的特点。1=()2,1+3+5=()21+3+5+7=()2。

  (2)形与数对照理解数的变化规律。观察课本108页每个图形中*正方形和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找找其中的规律。

  (三)答疑解惑精讲深化。

  教师针对学生尝试学习中遇到的难点或不懂的问题,进行精讲。做到以学定教,把内容、难点、解决问题和习文的方法讲得正确明白。学生重在倾听教师的讲解,做到思维参与、理解难点、弄懂学习的内容,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搞清楚,把作答的要领、习文的方法弄明白。

  1、数形结合找的规律。

  (1)通过观察、师生一起摆一摆等活动理解图形与式子之间的关系。

  1=()2,1+3+5=()2,1+3+5+7=()2。

  (2)借助课件演示1+3+5+7+9=()21+3+5+7+9+11=()2

  图和式子,引导学生借助图形发现规律。

  (3)总结规律: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奇数相加,和就是几的*方。

  2、形与数对照理解数的变化规律。

  (1)借助课件演示课本108页每个图形中*正方形和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的关系。重点凸显每个图形不变的是红色左右两边各3个蓝色的小正方形,共六个,变的是每增加一个红色的小正方形,就增加2个小正方形,突破教学难点。

  (2)利用找到的规律说一说:第6个图形有多少个红色的小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的小正方形?第10个图形呢?第50个图形呢?

  (四)变式训练评价反馈

  1、教师要通过变式题的训练使学生从本质上了解所学知识,教师可以从这次训练中发现前面没有解决的问题作进一步的明确,并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评价重在鼓励好的学习态度、方法,指出努力的方向。共设计三道小题,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2、评价反馈

  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做出评价,鼓励好的学习态度、方法,指出努力的方向。强调数学是研究数与形的一门学科。形的问题中包含数的规律,数的问题也可以用形来帮助解决,数和形是密不可分的,在学习过程中看到数要想到形,看到形要想到数。

  (五)分层测试巩固拓展

  独立作业是一堂课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堂检测是从面向全体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不同层次的独立作业题,题型可多样,但要有基础题、综合题和拓展题。本节课的当堂检测共有5个题,有3题基础题(第一题填空,第二题判断,第三题计算)有1题综合题(第四题请根据图形与数的规律接着画一画,填一填)有1题拓展题(运用例1学到的思考方法,能直接算出下面式子的结果吗?2+4+6+8+10+12+14+16+18+20=()规律:从2开始的n个连续偶数的和等于()。


《数与形》教学反思 (菁选5篇)(扩展2)

——《数与形》教学设计3篇

《数与形》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体会数与形的联系,进一步积累数形结合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

  2、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价值,激发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数形结合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激发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不同颜色的小正方形。

  学具准备:

  不同颜色的小正方形,吸铁板,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教师:最近老师发现,我有一项非常神奇的本领。什么本领呢?我发现只要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比如,1+3,1+3+5……像这样的算式,我都算得特别快。你们信吗?

  教师:不信也没关系,我们现场来比一比。

  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快。

  教师:这个方法快吗?你们想不想也像老师一样算得快呢?

  教师:老师给你们一点点提示,我是借助图形发现这个方法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与形(板书)。

  【设计意图】从谈话导入,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课题。

  二、动手实践,以形解数

  1、教师:我先根据算式中的加数拿出若干个图形。比如,1+3,我就先拿一个小正方形,再拿三个小正方形(贴在黑板上),我发现这些数量的小正方形刚好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那我就把它们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教师:接着,我观察图形和算式之间的关系,就发现了可以快速算得结果的方法,你们想不想自己试试看?

  教师:先来两个加数的,再来三个加数的。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完成第一步,再完成第二步,看看哪个小组最先发现老师的方法。

  2、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分析。

  先讨论1+3,再讨论1+3+5。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大家认为1+3=22,1+3+5=32。除了这两组同学的汇报,你们还有其他发现吗?

  学生:算式中加数的个数是几,和就等于几的*方。

  教师:你们认同他的方法吗?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一说?

  学生1:1+3+5+7+9=52。

  学生2:1+3+5+7+9+11=62。

  教师:那我们从头来看一看。请看屏幕:1+3+5+7+9=(52)。

  教师:一个小正方形可以看成12,想要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再增加1个是不够的,增加的个数要比前一个加数再多2(也就是3);想拼成更大的正方形,再增加3个是不够的,还要比3个再多2个(也就是5个),此时是1+3+5;再往下去,要加7才能拼成更大的正方形,依此类推,加到了9,就能排成每行、每列的个数是5的大正方形。

  教师:那看来只要是1开始的,连续的奇数相加,就能排成每行、每列个数是几的大正方形,和也就是几的*方。

  4、练习。

  (1)1+3+5+7+9=()2;

  1+3+5+7+9+11+1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

  教师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核对答案。

  (2)利用规律,算一算。

  1+3+5+7+5+3+1=();

  1+3+5+7+9+11+13+11+9+7+5+3+1=()。

  全班交流,请学生说明计算结果和原因。

  5、小结。

  教师:我们同学都很细心,现在不但能很快算出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稍加一点变化,你们也照样算得很快。现在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快速计算这些题的吧?

  教师:这么巧妙的方法,我们是借助什么发现的?(图形)。看来,有的计算问题借助图形解决会更容易。就像这个题一样,我们借助图形发现了更巧妙、更简便的方法。

  【设计意图】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感受如何将数和形结合,体会数和形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形”可以展示“数”的特点,通过“形”使解决“数”的问题变得更加容易。

  三、练习巩固

  1、下面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小正方形?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答案。

  教师:请你认真思考、观察,上边的图形和对应的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四人小组交流。

  教师:刚才有一个同学说,蓝色的小正方形顺次增加1个,红色的小正方形顺次增加2个。为什么蓝色的"小正方形每次增加1个,而红色的小正方形每次增加2个呢?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一个图形,若要增加1个蓝色小正方形,其上方、下方就要各增加1个*正方形;依此类推,第三个图形在第二个图形的基础上增加了1个蓝色小正方形,则*正方形就要增加几个?

  教师:如果不让你看图,照这样画下去,第6个和第10个图形各有几个*正方形和蓝色小正方形呢?你能写出来吗?在草稿本上写一写。

  教师请学生介绍,说说是怎么算出来的。

  教师:观察发现,图形中左右两侧的*正方形个数固定不变(为6个),在中间部分,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乘以2就是*正方形的个数。即使在蓝色小正方形个数较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算得很快,看来图形问题确实也蕴涵着数的规律。找到了其中的规律,解决问题就清晰、容易多了。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

  (1)教师:上方有图,下方有对应的数字,请你观察和思考,图和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小组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学生:第2个图形中小圆的个数为1+2,第3个图形中小圆的个数为1+2+3,第4个图形中小圆的个数为1+2+3+4。

  学生:是第几个图形,其中就有几行小圆。

  教师:照这个规律往下画,你能画出来吗?图形下方的数字表示的是什么?第5个、第6个、第7个图形下方的数,你能不能很快写出来?

  教师请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纸上。

  教师请学生汇报,说说是怎么得到结果的。

  教师:图形中的最后一行是第几行?含有几个小圆?

  教师:现在如果老师不让你画图,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第10个图形,它是什么样子的?一共有多少个小圆呢?现在我们就不画图,算一算,第10个图形下方的那个数是多少?能算出来吗?动笔试一试。

  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介绍方法。

  (2)教师介绍“三角形数”“正方形数”。

  教师:同学们发现没有,55个小圆能排成什么图形?(三角形)而且这个三角形的每一行的小圆的个数分别是从1到10。

  教师:回过头来看看。3、6、10、15、21呢?它们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特点?

  教师:在数学上,我们把1、3、6、10、15、21、28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请同学们想一想,28后面的下一个三角形数是多少?(36)

  教师:大家再看,一个图形,如果是4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大正方形,如果是9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大正方形,16个小正方形也可以拼成大正方形。像这样的数,我们称之为“正方形数”。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特点,感受用形来解决数的有关问题的直观性与简捷性。在练习中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交流中发现特点,解决问题。

  四、回顾反思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数与形”,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数与形》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体会数与形的联系,进一步积累数形结合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意识。

  2、体验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价值,激发学生用数形结合思想方法解决问题的兴趣,感受数学的魅力。

  3、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和掌握数形结合、归纳推理等基本的数学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积累数形结合数学活动经验,体验数学思想方法的价值,激发兴趣。

  教学准备:

  课件,不同颜色的小正方形。

  学具准备:

  不同颜色的小正方形,吸铁板,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教师:最近老师发现,我有一项非常神奇的本领。什么本领呢?我发现只要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相加,比如,1+3,1+3+5……像这样的算式,我都算得特别快。你们信吗?

  教师:不信也没关系,我们现场来比一比。

  师生比赛,看谁算得快。

  教师:这个方法快吗?你们想不想也像老师一样算得快呢?

  教师:老师给你们一点点提示,我是借助图形发现这个方法的,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数与形(板书)。

  【设计意图】从谈话导入,通过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顺理成章地引出课题。

  二、动手实践,以形解数

  1、教师:我先根据算式中的加数拿出若干个图形。比如,1+3,我就先拿一个小正方形,再拿三个小正方形(贴在黑板上),我发现这些数量的小正方形刚好可以拼成一个大正方形,那我就把它们拼成一个大的正方形。

  教师:接着,我观察图形和算式之间的关系,就发现了可以快速算得结果的方法,你们想不想自己试试看?

  教师:先来两个加数的,再来三个加数的。请同学们在小组内先完成第一步,再完成第二步,看看哪个小组最先发现老师的方法。

  2、小组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分析。

  先讨论1+3,再讨论1+3+5。

  教师:根据同学们的汇报,大家认为1+3=22,1+3+5=32。除了这两组同学的汇报,你们还有其他发现吗?

  学生:算式中加数的个数是几,和就等于几的*方。

  教师:你们认同他的方法吗?能不能举个具体的例子来说一说?

  学生1:1+3+5+7+9=52。

  学生2:1+3+5+7+9+11=62。

  教师:那我们从头来看一看。请看屏幕:1+3+5+7+9=(52)。

  教师:一个小正方形可以看成12,想要拼成一个更大的正方形,再增加1个是不够的,增加的个数要比前一个加数再多2(也就是3);想拼成更大的正方形,再增加3个是不够的,还要比3个再多2个(也就是5个),此时是1+3+5;再往下去,要加7才能拼成更大的正方形,依此类推,加到了9,就能排成每行、每列的个数是5的大正方形。

  教师:那看来只要是1开始的,连续的奇数相加,就能排成每行、每列个数是几的大正方形,和也就是几的*方。

  4、练习。

  (1)1+3+5+7+9=()2;

  1+3+5+7+9+11+13=()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2。

  教师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全班核对答案。

  (2)利用规律,算一算。

  1+3+5+7+5+3+1=();

  1+3+5+7+9+11+13+11+9+7+5+3+1=()。

  全班交流,请学生说明计算结果和原因。

  5、小结。

  教师:我们同学都很细心,现在不但能很快算出从1开始的连续奇数的和,稍加一点变化,你们也照样算得很快。现在知道老师是用什么方法来快速计算这些题的吧?

  教师:这么巧妙的方法,我们是借助什么发现的?(图形)。看来,有的计算问题借助图形解决会更容易。就像这个题一样,我们借助图形发现了更巧妙、更简便的方法。

  【设计意图】充分让学生动手实践,感受如何将数和形结合,体会数和形之间的紧密联系,同时让学生感受到“形”可以展示“数”的特点,通过“形”使解决“数”的问题变得更加容易。

  三、练习巩固

  1、下面每个图中各有多少个*正方形和多少个蓝色小正方形?

  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答案。

  教师:请你认真思考、观察,上边的图形和对应的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四人小组交流。

  教师:刚才有一个同学说,蓝色的小正方形顺次增加1个,红色的小正方形顺次增加2个。为什么蓝色的"小正方形每次增加1个,而红色的小正方形每次增加2个呢?

  教师:我们一起来看一看。第一个图形,若要增加1个蓝色小正方形,其上方、下方就要各增加1个*正方形;依此类推,第三个图形在第二个图形的基础上增加了1个蓝色小正方形,则*正方形就要增加几个?

  教师:如果不让你看图,照这样画下去,第6个和第10个图形各有几个*正方形和蓝色小正方形呢?你能写出来吗?在草稿本上写一写。

  教师请学生介绍,说说是怎么算出来的。

  教师:观察发现,图形中左右两侧的*正方形个数固定不变(为6个),在中间部分,蓝色小正方形的个数乘以2就是*正方形的个数。即使在蓝色小正方形个数较多的情况下,仍然可以算得很快,看来图形问题确实也蕴涵着数的规律。找到了其中的规律,解决问题就清晰、容易多了。

  2、课件出示教材第109页练习二十二第2题。

  (1)教师:上方有图,下方有对应的数字,请你观察和思考,图和数之间有什么规律?小组交流一下。

  全班交流。

  学生:第2个图形中小圆的个数为1+2,第3个图形中小圆的个数为1+2+3,第4个图形中小圆的个数为1+2+3+4。

  学生:是第几个图形,其中就有几行小圆。

  教师:照这个规律往下画,你能画出来吗?图形下方的数字表示的是什么?第5个、第6个、第7个图形下方的数,你能不能很快写出来?

  教师请学生独立完成在练习纸上。

  教师请学生汇报,说说是怎么得到结果的。

  教师:图形中的最后一行是第几行?含有几个小圆?

  教师:现在如果老师不让你画图,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第10个图形,它是什么样子的?一共有多少个小圆呢?现在我们就不画图,算一算,第10个图形下方的那个数是多少?能算出来吗?动笔试一试。

  展示学生作品,请学生介绍方法。

  (2)教师介绍“三角形数”“正方形数”。

  教师:同学们发现没有,55个小圆能排成什么图形?(三角形)而且这个三角形的每一行的小圆的个数分别是从1到10。

  教师:回过头来看看。3、6、10、15、21呢?它们是否也具有同样的特点?

  教师:在数学上,我们把1、3、6、10、15、21、28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请同学们想一想,28后面的下一个三角形数是多少?(36)

  教师:大家再看,一个图形,如果是4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大正方形,如果是9个小正方形可以拼成大正方形,16个小正方形也可以拼成大正方形。像这样的数,我们称之为“正方形数”。

  【设计意图】通过两个练习,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特点,感受用形来解决数的有关问题的直观性与简捷性。在练习中充分让学生动脑、动口、动手,在交流中发现特点,解决问题。

  四、回顾反思

  教师: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数与形”,说说你有什么收获?


《数与形》教学反思 (菁选5篇)(扩展3)

——数与形教学反思 (菁选2篇)

数与形教学反思1

  纵观本节课的教学,我感觉亮点之处有:

  (1)适当引导与学生的自主学习有机结合。

  本节课所复习探究的知识都是在以前的学习中适当渗透的,要让学生真正理解什么是数形结合,教师就必须引导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例去认识、去体会、去感悟,所以在自主探究环节,我首先出示三幅不同的统计图,让学生通过分析统计图中的数据,初步认识数形结合的优越性,然后放手让学生回顾或自学课本上的内容,进一步理解体会数形结合在数学学习上的应用,真正做到了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2)练习设计层次性比较清晰。

  如果罗列一些练习题,总感觉处理方法大同小异。为此,我在设计练习上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利用数形结合计算,二是利用数形结合找规律,三是利用数形结合解决实际问题,虽然练习题的难度稍微大一些,但借助示意图或线段图让学生解决,更能让学生体会数形结合解决问题的优越性。

  不足:

  本节课的复习回顾与自主探究我都是在课堂上完成的,课堂容量比较大,难度也有些大。学生能力有所欠缺的班级可以让学生课前自学或搜集相关知识,并适当降低练习的难度,学生能力比较高的班级可以尝试使用此教学设计。

数与形教学反思2

  第一、情境引入,架设铺垫桥梁。从这节课伊始,学生通过解决生活中的拍照问题,不失时机地提出“寻找规律”问题,紧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先让学生的思维受挫,思维碰撞。及时让学生经历去动手动脑作图当中寻找计算规律。一方面凸现数学学习当中的“数形结合”思想方法;另一方面彰显数学源于生活,用于生活,感受数学就在身边的生活价值。

  第二、以“数”构“形”,以“形”建“数”,让学生在构建中自己发现规律、自己总结规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借助图形—探索奥秘—发现规律—展示成果”。如例1,通过观察和计算1、1+3、1+3+5、1+3+5+7···既能发现加数的规律,又能发现和的规律;例2同样均在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学生自主学习当中进行。从而较为顺利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教学目标的实现。

  第三、分层推进,巩固拓展,追求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本节课,在检测“计算规律应用”效果时,精心设计几个层次的练习题,“应用规律写一写”“根据以上结论算一算”做到分层递进,由易到难,巩固提高。从课堂上学生回答的过程来看,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不同的问题,收获不同层次的效益,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四、多元评价,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教师利用评价表评价和学生表决式评价相结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整节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高涨,参与率较高。

  总之,在今后的教育教学中应充分重视学生原有认知水*,利用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选择一些适合学生认知水*的学习材料,设置生动有趣的教学情景,抛出有探究性的问题,放手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归纳、自己体验,比教师讲解更有价值,更能调动学生的兴趣。


《数与形》教学反思 (菁选5篇)(扩展4)

——《数一数》数学教学反思5篇

《数一数》数学教学反思1

  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来说,他们在幼儿园大多已接触10以内的数,绝大多数的小朋友会指物数数,结合他们已有的数学经验,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教学生数数的方法,并会按一定的顺序数数;难点是让学生体会数数的.方法,用完整的语言表达。

  开学第一节课同学们对新的校园环境比较好奇,结合这一特点,我用“校园图”(课件)导入,让他们先看看图上都有哪些自己感兴趣的人和物?而不急于给出数数的任务,待小朋友们一一说出校园图里的人和物后,再给出数数的任务,此时小朋友会说:“有1面红旗”、“有7只小鸟”、“有4个垃圾桶”“有5朵花”等等,这时,教师因势利导地发问:“同学们真聪明,数得很好,图上那么多东西,哪些数了?哪些没数呢?你们能不能想个好办法既不多数也不少数?”学生会说:“数了的用手盖住”,“数一个做一个记号”、“编号”,还有的学生说:“从上面数,再数下面的”这些想法都很好,教师都应及时给予表扬,激发他们对数学的兴趣。教师问“红旗有几面啊?”,“单杠有几个?”……引导学生按数目从小到大的顺序数出图中的事物个数。数完图中的数,我让学生数数自己身上或同学身上的数,再数教室里的数,比如“窗子几个?”、“电灯几盏?”等。

  课后我布置学生口头作业,回家数数家里的东西,几口人?吃饭的时候数数几个菜碗?几个饭碗?几把椅子?等等。让学生知道数学无处不在,数学知识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数一数》数学教学反思2

  本节课我通过介绍可爱的小熊猫给全班学生认识,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图,随后让全班学生来观察这些小熊猫排列的顺序规律,很自然地,学生们第一个反应就是这些小熊猫都排列得很整齐。我就跟着追问:“你为什么就说它们排列得很整齐呢?”大家都想发表意见,我就挑了一个坐得最端正的学生,让他说:“因为它们每排的数量一样多,每列的数量也一样多。”在此基础上,我就引导学生注意总结,对于这样有规律排列的事物,就应该是横着看,一排一排地数,看看它每排有几个,有几排;或者是竖着看,一列一列地数,看看它每列有几个,有几列。学生领悟到我的`意思后,我就主抓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训练,我希望通过学生自己的言语能充分地展现他们的思维过程,促使他们在脑海里形成更加深刻的印象。结果,通过这三个教学形式(数一数,看一看,说一说)训练,收到的效果应该是可喜的。

  (一)学生通过“数一数”的活动,从而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增强了学生的思维活跃性,逐步提升学生总结规律的能力。

  (二)学生通过“看一看”的活动,学生学会了观察事物应从多个角度来观察的,这样可以得到许多意想不到的惊喜和收获。

  (三)学生通过“说一说” 活动,充分训练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更让学生清晰地了解到无论是横着看还是竖着看都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的数学问题,这个和是相等的。

  的确,对于这种有规律排列的事物的计算,学生掌握得不错,但接下来的习题4,我就处理得不够好,以致学生出现可以避免的错误。主要表现在:(一)学生不明确每盘的数量都是一样多。(二)学生不能马上从有规律排列的事物转换到此类习题(每盘有3个苹果,有5盘,共有多少个苹果?)上来。学生不理解这两类习题的相关性。针对这两点,经过反思后,我想可以这样处理,先让学生观察这5盘苹果的数量特征,从而突出这类也是求几个几相加的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明白这两者的相关性。这样就不至于使学生产生思想疑问,思维脱节等问题。 为您服务

《数一数》数学教学反思3

  1、在5班由于事先没要求学生不能打开书,很多学生都擅自打开书本,并翻到了后一页,课堂纪律有点乱。主题图也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在6班上课时,我吸取教训,做好了课堂常规,学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到主题图。

  2、师:选择你喜欢的物品和同桌小朋友数一数。你选择的是什么?有多少?你能数给其他小朋友看一看吗?请生上来数一数。有不同的数法吗?

  我问:你有不同的数法吗?学生有些答非所问。有些人回答“我数的是花,有6朵。”数教室里的实物和用这些数字介绍家里的情况,学生回答很积极,从回答情况来看,基本掌握了数数。

  3、这堂课内容非常简单,学生在上学之前都接触过,关键是要抓好课堂常规。由于在第一堂课我对学生要求不够,学生没有认真观察实物投影的主题图,自由的打开书本直接主题图的后一页得到答案,使得观察主题图来数数的过程有所忽略,第二堂课抓好了常规教育,基本达到教学目标,在选一个你喜欢的数字画一幅画的拓展练习中,产生了几幅有创意的图画,如将5想象成一个人在河边钓鱼。通过两堂课的教学,我发现学生听问题的能力还很差,常常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因此以后在鼓励学生积极举手发言的同时,还要提醒他们听清问题,仔细思考后再回答,提高回答的质量。

《数一数》数学教学反思4

  《数一数》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本课主要是学习千以内数的认识,让学生通过认识新的计数单位千,进一步感受位值概念,发展数感。

  教学本课时,考虑到孩子在生活中对千以内数接触较少,缺乏感性认识,因此教学时我主要运用计数器和方块模型,帮助学生理解大数的关系及意义。如在引入 “千”之前,我先让学生在计数器上拨9个珠子,再添1个珠,是10;接着拨99再添1个珠子,是100;最后拨九千九百九十九再添1个珠子,是一千,让学生经历这样一个拨数的过程,进一步加深对位值概念的体会。为了让学生对“千”有了初步的感知,我岀示1个大正方体,让学生猜猜这是由几个这么小的小正方体组成的,答案五花八门。接着让学生借助学具中卡片数一数:先一个个地数,1条是十,再一条条地数,10条是一百,再一片片地数,10片是一千……,再次让学生体会计数单位和进位的过程,同时初步感知这个大正方体就是由一千个小正方体组成的,接着再出示一张纸,用手比划下500张有多厚,再出示500张纸,调整下之前比划的厚度,有了500张纸做铺垫,大部分学生都能根据1000就有2个500,用手比划1000张纸有多厚,进一步建立千的表象……

  本节课比较遗憾的是在探索数数的方法时,由于赶时间,没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表达自己想法,而是让会的同学一带而过,我想在今后教学中,即使学生表述不清或不会,我们也应该学会等待,让会的同学帮忙补充,又或者通过解读会的同学的想法也是一种学习,一次两次说不清,慢慢就会了。

《数一数》数学教学反思5

  数一数看似一节很简单的课,数,谁不会呢?当然,几乎所有孩子都会数,也都能数对了,不过在教学的时候,我更看重数的方法。

  在数大树的时候,孩子们说出了不同的数法:一个一个、两个两个、四个四个。最好的当然是四个四个数,不过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孩子来说,还是一个一个数比较好,因为这样的数法才能让他们确定自己对不对,也才是适合他们的数法。数小鸟跟大树是类似的,可以一个一个,也可以两个两个。

  在数小飞机的时候就出现了不同的看法,很巧的是,我在两个班请的第一个小朋友说的都是错的。有的孩子错是因为没有看到被遮住的那个,还有的是没有看完整。这其实也是该年龄的孩子常会犯的,观察事物比较粗糙。不过,经过其他孩子的解释后大家都找到了原来没有看到的。

  其实这节课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数蝴蝶和小花。我原本请孩子上台数只是为了让孩子产生学习的兴趣,不过却让我有了意外的收获。孩子上台后就开始拿着教鞭指着一个一个数,等他数完我发现他数的非常有顺序。我当时是有些兴奋的,于是我问:“他数的好不好?”答:“好。”我接着追问:“好在哪里呢?”没想到,也有孩子注意到了,我请了一个回答:“他数的很有顺序。”追问:“按什么顺序?”答:“他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接着,我还顺势带出了其他顺序以及做记号的方法。

  数是简单的,但是却也有这么多花样,孩子你能根据不同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吗?我选择相信你们!


《数与形》教学反思 (菁选5篇)(扩展5)

——《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 (菁选5篇)

《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等式与方程的第一课时,就单单等式和方程的概念,学生很容易理解,本节课需要克服的难点是让学生充分理解方程和等式的关系,从而理解方程的意义。这是一个由浅及深的过程,首先,学生先接触方程的概念,从概念中发现方程是等式,再通过比较发现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但有些等式却不是方程。再通过集合图的形式让学生真正发现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这时回过去细细品味方程的含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应该可以对方程有更深刻的理解:等式里可以都是数字,也可以有字母,那不管是有字母(未知数)还是只有数字,这些都是等式;但在这其中,只有含有字母(未知数)的等式才叫作方程。我们*时教学,为了简单易懂,往往会让学生记简单的方法,比如看有等号的就是等式,有等号又有字母的就是方程。这是将方程和等式关系的割裂,不利于学生形成知识的联系。要想构建方程的含义就必须从等式来看,由此反看本课的教学设计,如何体现等式到方程这样一个知识变化的过程用几张静态的图片是不行的。

  它割裂了事物的变化过程,因此我觉得采用实物的天*来变化地演示,可以让学生将等式更合理地迁移到方程,仔细观察,其实课本也是这样子地安排,只是限于表现形式,让老师误以为是几张图片。第二张图片是将第一张图片中地鸡蛋换成木块(未知数),第三张图片是将第二张图片右边加上50g,第四张图片是将右边再加上50g,最后一张图片是将左侧地50g换成木块(未知数)。在通过例1认识了等式以后很快我们便能找到这些含有字母地等式,从而明确:等式中可以都是数字也可以有数字和字母(未知数)。

  接着,自然而然地介绍:但含有未知数的这些等式又有个特殊地名字——方程。这个时候方程的含义就呼之欲出了。通过这样子的教学,我觉得知识是生长的,有联系的;而不是割裂和碎片化的。

《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2

  本课从天*的*衡与不*衡引出等式,根据老师提供的天*图,学生写出等式或不等式,再把这些学生写出的式子进行分类,从分类中的得出等式和方程之间的联系,展示了学习的过程。学习的整个过程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从生活实际——天*实验中引进,学生有生活的经验,很自然地想到两种不同情况,并用式子表示,引出等式;其中有含有未知数、不含未知数的两种形式。体现“生活中有数学,数学可以展现生活”这一大众数学观,也体现了科学的本质是“来源于生活,运用于生活”。通过观察,探寻式子特点,再把这些式子进行两次分类,在分类中得出方程的意义,也看出了构成方程的两个条件,反映了认识事物从具体到抽象的一般过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

  一、对于突发状况不能机智应对,

  在各小组交流时,部分学生没按要求做,而是把题中给的x计算出来,我在小组巡视的时候已经看见但没提示学生,导致挑战组在交流的时候出现三个错误,这是我应该讲解一个,可我三个一一讲解,浪费了时间。

  在班级展示提升环节,学生分类时位置不对,这时,应该放手让学生去做,而不是指挥学生放的位置,导致学生不知所措。

  二、对于教学设计不能熟记于心

  在学生进行分类时,我竟然忘了5+a存在,导致学生误解为它是不等式,所以在做游戏这个环节,学生就误解为2a+10为不等式,可想而知,由于我的疏忽大意导致学生的误解,在这方面我要更加谨慎。

  三、课上语言随意性

  在游戏这个环节,应说不含未知数的等式请回倒座位,我却把未知数说成了字母,这样说学生可能就认为是字母了。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课前应该思考该怎么说,而不是随意说,让学生误解。在今后教学中,我一定要真正让学生放手去做,相信孩子的能力,逐步的提高自己的教学水*。

《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3

  为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我首先设定两个问题情境,让学生感知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密切联系,再引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分别讨论: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次函数与不等式。讨论时,结合函数图象从“数”和“形”的角度,进一步体会“以形表数,以数释形”的数形结合思想。现就我本节课教学情况反思如下:

  教学优点:

  1.能积极学习并采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授课。应用多媒体课件直观、明了的展示了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且课堂容量大、课堂效率高。运用幻灯片让枯燥的理论知识直观、形象、生动起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能紧紧抓住教学重难点进行精讲精练。本节课重难点是让学生掌握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会用函数的观点解释方程和不等式及其解或解集的意义,掌握用图象求解方程、不等式的方法。教学时,每讲一个知识点,我都会及时给予训练题进行巩固,让学生理解理论知识的应用价值,从而把难点知识逐一击破,也让学生一点一点的感悟到用函数模型解决问题的可操作性和简便性。

  3.“数形结合”思想的完美体现。我能够从“数”的方面来解释方程的解及不等式的解集,反过来,又利用一次函数图象从“形”方面直观地表示方程和不等式的解或解集的含义。实质就是图象上对应点的自变量的取值或取值范围。这节课让学生充分感受到“数形结合”思想的重要性。

  4.课堂练习设置恰当。练习量适中,能达到及时训练巩固的目的;练习题的难度有梯度,层层递进;题型新颖,有选择、填空、回答、解答题型,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知识,提高理论知识的认识水*;难度把握较好,情境1、情境2属于铺垫性练习,探究题属于讨论性题型,练习题属于巩固性题型,最后的热气球问题属于拔高性题型。

  教学不足:

  1. 课堂容量有些大,学生组内讨论时间较少。

  2. 对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估计过高,用函数观点解释方程、不等式,学生只可意会,不会言语表达。

《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4

  在学习方程的意义时,首先先让学生进一步认识等式,虽然学生在以前的学习中一直接触等式,但是都是如何进行算式的具体运算上,得数只是作为运算的结果,写在等号后面而已。教材利用天*来写出等式,了解等式的结构。再引导学生观察所写的等式,交流等式和方程的关系,通过交流使学生体会等式和方程是包含于被包含的关系,方程是一类特殊的等式。

  在教学过程中,我通过师生合作,生生合作的形式,不仅使学生充分经历了探索、发现和应用知识的过程,初步建立起关于等式和方程的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而且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等式与方程》教学反思5

  一、教材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函数与方程、不等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有重要地位,函数是初中数学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方程、不等式与函数综合题,历年来是中考热点之一,主要采用以函数为主线,将函数图象、性质和方程及不等式的相关知识进行综合运用,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教学设计的整体构思

  ㈠ 教学目标

  1.复习和巩固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等基础知识。

  2.加强一次函数,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三者的联系

  3.加强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三者的联系

  4.会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求实际问题的最值

  ㈡ 教学重点

  1、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三者的区别与联系。

  2、运用函数、方程与不等式的关系及转化的思想方法解决函数与方程、不等式的综合问题。

  ㈢ 教学难点

  对实际问题中二次函数的最值要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图像来解决,从而深化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㈣ 学情分析

  教学班为中等层次的班,学生的学习基础比较均衡,学习积极性高,但是拔尖的学生不多。本节课在学生第一轮复习了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解决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及三者相结合的综合题。

  ㈤ 教学策略

  以学生练习为主,讲练结合,通过环节二、环节三的练习及课件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加强了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三者的区别与联系,从而渗透数形结合和转化的思想。利用环节四让学生学会用函数和方程的思想来构建函数模型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小组讨论,用集体的智慧突破本节课的难点:求实际问题的最值时,需对所得的函数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结合图像才能求得最值,从而让学生更深刻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

  三、教学反思:

  ㈠ 结构严谨,环环相扣,层现清晰

  本节课用五个环节组织教学。环节一是知识的回顾,这部分复习了函数、方程、不等式的基础知识,引入部分简单过渡,激发兴趣,为后面作铺垫。环节二的问题1是有关一次函数,一次方程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联系与区别,环节三的问题2是二次函数、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两个环节的两个问题是姐妹题,加强了学生对一次函数和二次图象的认识以及通过观察函数图象得出变量的范围,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同时由环节二的一次函数过渡到环节三的二次函数,由浅入深地把函数、方程、不等式三者联系起来。然后过渡到本节课的难点――环节四:二次函数的实际应用。环节四是实际问题的应用及其变式训练,这一环节的训练,旨在拓展深化,发展学生智能,让学生学会用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寻找出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能利用函数的图象和性质求出实际问题的答案。体会函数模型是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数学模型,便于获得解决问题的经验。养成积极探索的学习态度,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数学用数学的观念,这也是本节课的知识点的拓展与提升。最后环节五的总结提高部分由学生讨论归纳,对整节课的内容进行回顾整理,让每一部分的内容重新清晰呈现。五个环节紧密联系,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清晰明了地突破重难点。

  ㈡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所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相当的重要。本节课是在学生第一轮复习了函数、方程、不等式有关知识的基础上教学的,是学生学习的又一次综合与扩展。如何引导学生进一步研究解决函数、方程、不等式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及三者相结合的综合题,是我设计本堂课时应特别注意的。我设计的教学方法是讲练结合,学生练习用了20-22分钟,学生小组讨论3-4分钟,老师大概讲了12-15分钟,引导.提问个别学生分析问题及回答问题约8-10分钟,整节课以学生的练习为主,留充分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思考。教师精讲多练,且能讲在关键处,注重引导学生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师生互动较多,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整节课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

  ㈢ 及时小结,及时反馈

  课堂教学是一个有序的教学过程,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顺序和学生认知结构发展的顺序决定了教学过程必须是一个循序渐进、环环相扣的过程。因此,对于每一环节的教学,我都能恰到好处进行点评、反馈及小结,总结该环节用到的知识点及其解决问题的方法与技巧,对教学目标中的思想内容、能力要求、知识要点进行简明扼要的梳理概括,这样既可概括前一个问题的主要内容,有助于学生理解、掌握,又能巧妙地引出后一个问题的讲解。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使知识有机衔接起来,形成一个有序的整体,既可使整堂课的教学内容系统化,增强学生的整体印象,又可以促使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化,诱发继续学习的积极性。

  ㈣ 课件精美,提高效率

  本课节主要是以PPT载体,中间穿插了几何画板,直观、形象、动态地展现知识的形成过程,刺激学生的感官,启发学生思维。通过课件,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方程或不等式的解实质就是函数值y取特殊值时对应自变量x的取值.从而使题目化难为简。另外对于一些重要地方用批注形式加以解释,引起学生的有意注意,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印象更深刻,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㈤ 小组讨论,突破难点

  本节课的最亮点是环节四问题3的变式练习“若把‘墙长20m’改为‘墙长15m’,情况又会如何?”的处理,我采用的方法是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本题与问题3在解答上的异同,并要求学生把不同之处用另一颜色笔在问题3的求解过程的基础上改动,然后引导学生(个别提问)分析讲解,老师再用PPT演示加以点评。学生通过此变式训练能发现当二次函数顶点坐标的纵坐标不是最值时,需对所得的函数结合自变量的取值范围及结合图像才能求得最值,学生更深刻地体会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数学课堂上也显示出情感态度价值:用集体的智慧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学生有了成功的喜悦。

  四、不足之处

  环节三的巩固练习的反馈,我采用课件演示讲解。如果用实物投影来点评学生的答案,更深入一点讲解,教学效果会更好。


《数与形》教学反思 (菁选5篇)(扩展6)

——近似数教学反思 (菁选5篇)

近似数教学反思1

  结合学生上节课所存在的问题与典型错误,课前我引导同学先回顾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1、明确题意,精确到哪一位便看这一位的后面一位上的数。

  2、用四舍五入的方法,舍或向前一位进一。在练习题中回顾并总结方法,同时引出四年级上册的改写题作为新知的铺垫。唤起学生对读数、分数级这些旧知的记忆,以便用于本堂课的学习与探究之中。作好这些铺垫之后,新课的学习便是水到渠成了。

  在新知学习环节,学生首先要做的就是通过分数级明确大数中有多少个万或是亿,从而能快速准确地将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万或是亿为单位的数,并运用上节课所学的知识保留到指定数位的近似小数。

  在练习中,学生主要存在这样几个问题:

  1、改写后忘记写单位“万、亿”,导致将数字缩小了万或亿倍;

  2、根据不同符号(约等号和等号)来确定是改写近似数还是准确数;

  3、对基础题的变式练习,如3.003亿=( )万,计数单位变小,数字要乘一万。

  在接下来的练习讲评课中,要针对学生出现的错误加入有针对性的讲解与提升练习,使学生能熟练地将一个大数改写成以万或亿为单位的小数。

近似数教学反思2

  今天教学大数的改写及近似数,虽然教学内容已经讲解完毕,但是从学生的眼神中可以看出来,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听明白。我仔细思考了一下,大致有两方面的内容。

  教学中的不足:

  一、教学内容比较多。虽然在讲这节课之前我们已经学习了大数的读与写,对大数有了一定的认识,但是对于大数的改写尚且不熟悉,另外又加上还要学习大数的近似数的写法,所以学生一下子接收不了这么多的知识,以至于学生没有听明白。

  二、教学环节联系不够紧凑。在讲解完大数的改写后,我直接讲解道:整万数可以这样简单进行改写,那非整万的数呢,应该怎么写呢,然后引入四舍五入方法,这里的引导有些生硬,没有给学生缓冲的时间,所以造成学生云里雾里。

  改进的方法:

  一、首先大数的改写和近似数应该分开来教学,这样留给学生自己消化的时间和充分的练习时间,在上次教学过程中,大数的改写虽然简单但是还是容易出错,比如:有的学生会把最后的万字丢掉,或者改用=的时候用了≈。

  二、在教学环节的引导上,应该提前组织好语言,应该先让学生理解什么叫做整万数,什么叫做非整万的数,这样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理解。然后讲解完之后,让学生知道整万数可以进行改写,把个级的0去掉,再加一个万字,那如果非整万的数也想改写应该怎么做呢?我们可以利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先把非整万的数近似成整万数,按照整万数改写的方法进行改写。

  这样上课时,学生可能就可以理解为什么我们要学习大数的改写,为什么大数的改写还需要近似数。

近似数教学反思3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写和改写亿以内的数及求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教学我感觉到:

  一、学习资源来源于学生

  1.复习亿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首先让学生举例说出一个含有两级的大数,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来,一生板演。根据学生举得例子要求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万”做单位的数,将不是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你能举例含有三级的大数吗?”老师的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大家争先举例,板书呈现出来。

  二、重“迁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1.看,这些大数含有三级,你会读吗?这些数有什么特点?你能将它们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吗?对于学生举得例子中整亿的数,老师放手让他们自己改写(比较简单),改写后,说一说怎样改写的,应注意什么?

  2.不是整亿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老师也是给学生充足的空间时间,自己尝试做一做。汇报交流时,重点强调,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关键要看哪一位上的数是否满五?

  总之,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老师绝不包办代替,给学生留有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解决新的问题,提高数学能力。

近似数教学反思4

  我讲了些啥啊!!果然没有跟老教师请教研讨过就直接上的课程就是不行。等下午我再请教梅梅老师或者向红老师。我先记一点我自己想到的反思吧。

  一、学生暴露的问题

  1、没真正理解近似数的含义

  我没有把近似数的定义明明白白的点出来!!所以孩子不理解,听的迷迷糊糊的。比如四班的学生,我让他们举个近似数的例子,问他们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近似数的用法,有个孩子起来说:“我的爷爷大约67岁。”听得我当场崩溃,但是我没意识到,是我没点明白近似数是什么。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千、整百、整十的数,我们把它们都叫做近似数。知道是“整千、整百、整十”这样的数,学生就不会把近似数说成是准确数了。

  解决方法:

  下节课的时候再描补描补吧。首先要再次明确近似数和准确数的定义:准确数就是实际的、准确的数字,而近似数是与准确数很接近的整千、整百、整十的数。其次要多多举几个例子,如895的近似数是900,5510的近似数是5500等等。

  2、没明白近似数的用法

  近似数的用法我也没明确点出来!我服了我自己。近似数的出现是为了方便,在不需要准确数据的情况下(如记不清、或者不需要说得很准确等),选择一个近似数可方便记忆。这里我举的例子里隐约透露出了这个意思,但是我没有点破那层窗户纸,比如,我说小张知道了我们学校有1496个学生,转述给他人时,小张忘了具体的数据,但是她记得近似数,就可以传达给他人大约的数据。这里要点出来,这种就是不需要把数据表达的`非常准确的情况,只要是类似这样的情况,都可以用近似数表示。

  解决方法:

  这节课我采用了一个倒推的练习形式,既让学生通过近似数猜准确数可能是几。但是,其实应该先练习正推的形式,即我给出一个准确数,让学生来判断它的近似数。在这个练习形式的一开始,可以适当的降低难度,不让学生直接说近似数,而是从几个近似数中做选择。比如课后练习第一题,就是让学生从两个近似数中选择最合适的:胶州湾海底隧道的海底部分长4930米,那么我们可以说海底部分大约长(①4000米②5000米)。在这里,学生应该选择5000米,而老师一定要根据回答追问为什么,直到引出这个原则:选择近似数要与准确数很接近,差的太多,就不是近似数了。之后,可以再进行倒推的练习形式,我可以给出一个情景,让学生来取近似数,比如我吃了26个葡萄,取近似数的话就是我吃了大约30个葡萄;我现在的年龄是27岁,那我就可以说我今年大约30岁。

  二、这节课还算有可取之处的地方

  1、倒推环节自我感觉设计得还可以

  我为了让学生感受在各种情况下近似数和准确数之间大约差多少是比较合适的,举了这样两个例子。第一个例子是,我买了一袋子桃子,里面大约有20个桃子,请学生猜一猜里面实际上可能有几个桃子。学生们回答的还是很热烈,有的人说的是超过20的数,有的人说的是20以下的数,但只要离20不远,处在15至24这个范围内,近似数就可以取20。这个联系下节课还可以加一个判断项目,比如我可以接着这个桃子的题目问,那里面有没有可能是12的桃子?学生们会说不可能,我就要问,为什么?多次追问,就可以引出,12这个数字距离20太远,要取近似值的话,应该取10而不是20。

  2、用数轴来表示了取近似数的原则

  上课的时候,我用该班的人数来举了一个例子,我说,我们班一共44个人,我如果对别人介绍我们班人数的时候忘了具体的数字,那我可以跟他说我们班大约有几个人呢?有的学生说40人,有的学生说大约50人,我把这两个数字都写了下来,问,我们现在有了不同的答案,咱们来看看,谁更合适?学生们说40更合适,我问,为什么呢?学生们回答,因为比起50,40距离44更近一些。他们其实说的都很对,而为了让这个原因更清晰直观的呈现,我画了一个简易数轴,如图所示:

  我问学生,如果44和40的位置如图上显示的,那么50应该在44的哪里呢?学生们回答说是后面,我又问,那大概要离的多远呢?学生们就能答出来,从44到50之间的距离要超过从40到44之间的距离,位置应该大致如下:

  从这三者之间的关系来看,44距离40更近,所以要给44这个准确值取一个近似值的话,应该选择40。

近似数教学反思5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会用“四舍五入”法把一个非万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教学时我采用层层类推和层层深入的教学方法。

  我在讲新课前,先复习前面学过的把不是整十、整百的数看成整十、整百的数,进一步理解近似数的含义,然后给出含有万级的数,提出问题,让学生说出看作几万。由于学生已经有了一些经验,所以对于不是整万的数也能求出来。再学习“≈”,知道求近似数要用符号“≈”。

  313539四舍五入到“十”位

  431482四舍五入到“百”位

  127569765301295460四舍五入到“万”位

  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总结

  教学方法并练习第15页的做一做

  求近似数是大数认识里的一个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告诉同学们,非整万的数来求近似数,省略哪一位后面的尾数,就看省略后的最高位上的数字,用四舍还是五入,取决于数字的范围。“入的”要向前一位进1,“舍的”要保留省略数位前的数不变,要多练习,不要讲的太复杂。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一堂课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自觉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索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

  (2)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去教”。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选取教学的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所学的知识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学生必定倍感亲切,也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了。

  但是从作业的情况来看可以说这是一次失败的情况,什么错误都有。总结一下有两个,一是对四舍五入的方法掌握不到位,特别是像2095460四舍五入到万位,学生搞不清楚了。二是对与三种省略有些学生搞糊涂了。

  于是我进行了第二次新的尝试教学——采用与算式加法相结合的方法:

  12756四舍五入到百位看十位5,即127+1=128约128百

  73485258四舍五入到万位看千位5,即7348+1=7349约7349万

  通过练习学生对于这种教学方法比较适应,作业效果比较好,看来我们对于数学教学方法的探究应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实验,对于数学来说要简单方便,学生易懂是我们的宗旨。

  课程标准中指出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又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更要关注他们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学生对提出的问题赋予很大的探究热情,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更好地保护学生的这种求知欲,保护学生学习的信心,这样才能让我们的课堂更有人情味,更有生气,更有参与性,学生才能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数与形》教学反思 (菁选5篇)(扩展7)

——数砖墙教学反思

数砖墙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拓展自己的教学方式,如何把教学反思做到重点突出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数砖墙教学反思,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数砖墙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

  1.认识标有数学的墙。

  2.探索数墙的构造以及数墙的规律,会根据规律解答问题。

  3.正确、熟练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

  4.发展同学们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相互合作学习的能力。

  5.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1.发现数墙的规律。

  2.运用规律将数墙填完整。

  教学难点:按照规律自创数墙。

  教学准备:PPT课件、小练习纸、可粘贴的纸片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

  师:小朋友们,知道“三只小猪”的故事吗?(出示课件)

  师:猪小弟用砖造墙,造了最牢固的墙,保护了所有的小猪。猪小弟除了勤劳,还很好学呢!你们瞧,他又要劳动了。这次他要干什么呢?

  (小猪:我要用这些标有数字的砖头造一面数字的墙)

  师:仔细看他是怎样造数墙的?

  二、新课教授:

  师:(播放媒体)(先拿几块砖造第一层,再造第二层,拿这两块砖,再造第三层,拿这一块,嗯,造好了!)

  师:谁能描述一下小猪造的墙是什么样的?有几层?每层有几块?

  生:墙是从下往上砌的,一共有三层。第一层由三块砖组成、第二层由两块砖组成、第三层(顶层)只有一块砖。

  师:请大家找找这面数墙上的数字有规律吗?

  生:从下往上,数字越来越大。

  第一层的3+5=第二层的8,5+6=第二层的11,第二层的8+11=顶层的19。 师:我们从下往上看,用的是加法。

  生:……

  师:那哪位小朋友能说说,数墙的规律到底是什么呢?

  小结:上面每一块数砖必须是它底下两块数砖的和。

  师:原来,小猪是按这个规律造墙的。(揭示课题:数墙)我们也来学小猪造数墙吧!

  三、巩固强化:

  1.试一试:

  (1) ( )

  3 4

  1 2 2

  师:这面数墙的造法和小猪的一样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第一层……,第二层……师:小朋友都找到了数墙的规律了,现在我要考考大家了,看看这面数墙,有一块砖上没有数字,请问这里该填几?

  生:7。

  师:是怎么来的呢?

  生:3+4=7

  (2) ( )

  ( ) 4

  2 3 1

  师:这一题有2块砖没有填上数字,请大家看看应该先填哪一块?

  S:第二层的。填5。2+3=5

  师:最高层是几?

  S:9。

  师:9是怎么来的?

  生:第二层的5+4=9。

  (3) ( )

  ( ) ( )

  2 4 1

  师:先填哪块砖?填几?再填哪块砖?

  (当数墙只告诉我们最底下一层数时,我们要一层层从下往上用合的方法计算。) 填好后,将“5”隐掉?问可以怎么想?还可以怎么想?

  再将“2”隐掉,说想法。

  (如果我们就从下往上的方法不能填出,就可以从上往下试一试。只要知道其中两个数,就可以填写出第三个数。)

  2.独立完成P47/2。

  校对答案。

  3.师:刚才我们学会了造3层的墙,4层的数墙的规律是一样的。谁来试试? ( )

  ( )( )

  ( )( )( )

  0 2 1 3

  4.独立完成P47/3

  校对答案

  5.比赛造数墙好不好?看哪个小朋友造得又快又高。(挑战3层、4层、5层)比一比,谁造的数墙又快有高?

  挑2个同学的作品展示,并集体检查有没有错。

  (在填数砖墙时,有的题目可以从下往上用合的方法,有的题目可以从上往下用分的方法。)

  四、拓展练习:

  1.补数墙。

  师:刚才小朋友的练习都做得非常好,现在小猪有几面数墙缺了几块数砖,可它不知道该先填哪一块?小朋友能不能帮助他啊?

  A题: 18 B题: 11

  ( ) 8 ( ) 9

  7 ( )( ) ( )1( )

  师:该先填哪一块?还有别的填法吗?

  2.符号分别代表数字几?

  3.师:在小猪的数墙最下面加一排数砖行吗?请你们小组合作,看看可以造几种不同的数砖墙?

  4.造顶层是20的.数墙。

  五、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了什么?

  生:填数墙。

  师:怎么样填呢?有什么规律?

  生:上面每一块数砖必须是它底下两块数砖的和。 师:小朋友真了不起。课后,我们还可以自己拟定规则,造墙呢!有兴趣的小朋友可以试一试。

  板书: 数墙

  方向 块数 数

  上少 大

  下多 小

  教学反思

  在执教《数墙》一课之前学生已能正确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的教学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而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低年级的孩子机体正处在成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神经系统不够成熟,容易疲劳,经常出现注意力分散等情况。鉴于上述原因,本课“数砖墙”以“动物造房子大赛”导入,引导学生积极的学习兴趣,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过程的本质特点,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第二层次中,教师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组组数砖墙关卡,由难到易,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并由学生概括总结出数砖墙的规则,同时对于学生不同的思考方法给予肯定。(从下往上填写,从上往下填写,两者结合起来算)

  在“运用规则,计算数墙”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且在组内进行交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展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的体现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在第四层次中,学生在自己进行造数墙时,充分展示他们的创造才能,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展开自评与互评,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

  

数砖墙教学反思2

  在执教《数砖墙》一课之前学生已能正确地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这节课的教学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而设计的一种数学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教师努力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著名的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进入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授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不动感情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低年级的孩子机体正处在成长发育的过程,特别是神经系统不够成熟,容易疲劳,经常出现注意力分散等情况。鉴于上述原因,本课“数砖墙”以故事形式导入,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激起学生要“弄懂”、“学会数学”知识和技能的欲望。

  小学生学习数学是一个思考的过程。“思考”是学生学习数学认知的过程的本质特点,没有思考就没有真正的数学学习。有效的学习就是激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第二层次中,教师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设计一组组数砖墙关卡,引导学生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发现。并由学生概括总结出数砖墙的规则,同时对于学生不同的思考方法给予肯定。(从上往下填写;从下往上填写;两者结合起来算)

  在“运用规则,计算数墙”时,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并且在组内进行交流,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展现。“动手实践、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一理念的体现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参与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学生在认真听讲的同时,有更多的机会去亲自探索,去操作实践,去与同学交流和分享探索的结果。在第四层次中,学生根据卡片上的数进行再造数墙时,充分展示其创造才能,使其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学生展开自评与互评,使学生真正体会到自己的进步。

  在第四层次练习结束后如果教师及时进行小结,教学的效果会更好些。

数砖墙教学反思3

  《数墙》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会了2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上进行的练习课,是我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已有的经验而设计的。我想如果是单一的进行加减法练习,学生必然会感到枯燥无味,甚至有抵触情绪,而运用数字墙的形式目的是创设一个有趣的情景,让学生在活动中熟练计算20以内的加减法,同时通过探索数字墙的规律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数墙的规则,在教参中是这样说的:“上面每一块数砖必须是它身底下2块数砖的和。”在这次的教学比武中,我又重新研读了教材,发现数墙规则只是我们人为定义的,最终的目的还是借数墙的形式,让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因此,我又重新设计这一教学内容,不仅强调加法规律,还新增了减法规律,开拓学生的思维。根据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预设学生可能会对寻找数墙的规律有所困难,为此我设计了“品”字卡教学学具,让学生通过摆一摆,帮助学生理解数墙的计算规律,降低难度,让学生即学得有趣,又有所提升。教学中我们除了教给学生知识,更关注的应该是教给学生思考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在这一过程中老师要做的是成为学生的一个朋友,让学生愿意来和你玩、和你学,这也是我追求的目标。

数砖墙教学反思4

  《数砖墙》是根据儿童的年龄特征,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提供生动活泼、主动求知的材料与环境,使学生在获得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发展数学能力,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成功之处:

  1、低年级学生最喜欢听故事、猜谜语等游戏活动,本课利用《三只小猪》的故事导入,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学习新知提供了生动有趣的情境。

  2、在第一层次“观察数墙,发现规则”时,教学中安排了三次观察的机会,第一次观察,让学生明白有数字的砖叫数砖,由数砖砌成的墙叫数墙。第二次观察,让学生明白数墙是从下往上造的。第三次观察,让学生明白数墙上的数字之间的规律,知道从下往上看我们用的是加法。在观察中让学生思考,在思考中让学生发现。并采用讨论交流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主体性也得以充分地体现。

  3、在在第二层次“运用规则,计算数墙”时,练习由浅到深,从帮助猪大哥和二哥造完整,到猪小弟的考考你,学生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在交流中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进一步展现。

  4、在第三层次“造数墙”这一过程中,启迪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

  不足之处:

  由于35分钟时间有限,所以第5层次的“再造数墙”作为本课知识点的延伸在教学中没有得到体现。

  


《数与形》教学反思 (菁选5篇)(扩展8)

——近似数教学反思

近似数教学反思

  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在写教学反思的时候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失误,教学反思我们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近似数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近似数教学反思1

  教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引入环节,在菜市场买菜时,总价是8.53元,而售货员只收8元5角钱,这就是在求8.53这个小数的近似数。在创设情境环节,也结合生活实际,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这样很自然地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再出题让学生说出把7.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664≈0.66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7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近似数教学反思2

  1、创设了轻松,民主的课堂氛围。

  例题的巧妙改动给学生留出了更为自由发挥的空间,一句“能像上题那样,保留两位小数得6.67吗?”的开放问题,导引着学生建立条件与条件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根据条件生发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水*。素质教育也可以说是学生主体教育,要求教学过程是一个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多边活动过程。课堂教学中,学生的积极有效参与是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保证和有效途径。

  2、设计了生活化,学以致用的练习。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学习数学知识,是为了更好地去服务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致用。因此,在设计练习时,我设计了一系列与生活相关的题目,使学生体会到“求商的近似值”在生活中的用处,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学会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3、组织了自由探索,合作交流的方式。

  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是《数学新课标》中提出的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实践也证明,在自由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中,学生认识活动的强度和力度要比单纯接受知识大得多。在本节课的实施中的每一个学习活动,都试图以学生个性思维,自我感悟为前提多次设计了让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时间与空间。通过学生和谐有效地互动,强化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感情。

  4、在小结中对比沟通,形成整体认识。

  充分利用课堂这一阵地,致力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把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让每一位学生站在元认知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既是对知识本身的反思,更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对知识、情感、能力、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反思,这无论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还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近似数教学反思3

  本课的教学内容属于新课不新,实际上就是把小数乘小数的计算和求小数近似数的知识结合在一起。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问题不大。在教学时,主要采用的是引导学生复习旧知识,然后将两个原来没有联系的知识通过解决例6中的具体问题加以结合,在教学中提出这样的问题:你能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自己试着解决吗?学生基本上都是利用这些知识解决的。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交流:怎样求积的近似数。在学生们交流的基础上引导他们总结出具体的步骤和方法。接着进行一系列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方法的掌握和熟练程度。从整节课的效果看,学生的掌握应该是不错的。

近似数教学反思4

  小数除法经常会出现除不尽的情况,或者商的小数位数较多的情况。但是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并不总是需要求出很多位小数的商,而往往只要求出商的近似值就可以了。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求一个小数的近似值,以及求小数乘法的积的近似值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里只是通过例7一道计算钱数的应用题,让学生自己想一想,怎样取商的近似值。由于计算钱数时一般算到“分”就可以了,那么题中的结果应保留两位小数,除的时候要除到千分位,也就是要先算出三位小数。然后让学生自己确定,怎样把小数点后面第三位小数按“四舍五入法”处理。接着,让学生试算“做一做”中的练习题。这一题是让学生根据不同要求取商的近似值。使学生更明确,算出的小数位数都要比要求保留的小数位数多一位,然后按“四舍五入法”省略尾数。

  1、在读题中理解题意,渗透思想教育。例题给学生留出了更为自由发挥的空间,一句“从中读出了什么信息”的开放问题,引导着学生建立条件与条件间的联系,培养了学生根据条件提出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水*。

  2、在试算中发现问题,联系旧知思考。教师有意制造“除不尽”的矛盾冲突,把学生推到自主探究的前台。学生联系求小数的近似数这一旧知,明确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取近似数;把握题目中的一个“元”字,结合已有的关于人民币的处理经验,获得了保留两位小数的信息,使学生亲历了“做数学”的过程,学会了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策略,体验到了学习数学的快乐。

  3、在交流中相互启发,探寻取值方法。除到小数位数的哪一位是求商的近似值的关键,教师以同一问题“还要继续除下去吗?”充分开发和利用教学中的现有资源,加强生生之间的互动,在对比中探寻取值方法,把教学建立在更广阔的交流背景之上,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4、在小结中对比沟通,形成整体认识。充分利用课堂,致力于学生反思意识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把零碎的知识串联起来,建构自己的知识系统;让每一位学生站在元认知的高度重新审视自己的学习方式,这既是对知识本身的反思,更是对整个学习过程的反思,对知识、情感、能力、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反思,这无论是培养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品质,还是对学生的终身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从课后的练习中来看,学生对于这部分内容的算法是清楚的,但是在笔算的错误率还比较高,还需要对计算技能进行训练。

近似数教学反思5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教师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这一理念教师们都已知道,而家长们却不是很清楚,在辅导孩子学习时经常是脱离生活而纸上谈兵。本节课的教学是专为我校家长开放日而设计的。要求学生能根据要求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进一步掌握四舍五入法,丰富所学知识。我的设计分如下几个环节:⑴创设情景、揭示课题⑵复习铺垫,促进迁移;(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4)独立学习,掌握知识。⑸畅谈收获,体验成功。

  【片断与反思】

  【片断一】

  创设情景、揭示课题

  师:昨天老师到银行办事,只见一位老爷爷和银行工作人员在争论着。原来老爷爷的利息单上写着税后利息:9.547元,银行工作人员付给爷爷9.5元,爷爷觉得不合理,两人发生了争论。你能判一判:付多少利息钱给爷爷比较合理呢?

  生一:我认为应该付给爷爷9元5角4分,因为人民币的单位有只有元、角、分,第三位小数应该省略。

  生二:我有不同意见。第三位小数是“7”,它比5大,如果直接省略不妥当,,应该向前一位进1,所以应该付给爷爷9元5角5分。

  师:现在存在分歧了,你能谈谈你的处理意见吗?

  (学生交流片刻,一致认为应该付给爷爷9.55元)

  生三(若有所思):我听说人民币还有比分更小的单位是厘。不过我没见过几厘钱。

  师:你真是个见识多广的孩子。确实,生活中有“厘”这个单位,1分=10厘。由于这个单位太小了,在实际生活中很少用到它。

  生四:我发现在买东西的时候也没有用到“分”了,都是几元几角了。

  师:你确实很会观察。现在,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提高了,“分”这个人民币单位几乎从生活中取消了。*时涉及到“分”时,一般都“四舍五入”到“几角”了。

  生五:那我觉得应该付给爷爷9元5角钱。

  生六:我认为应该付给爷爷9元6角钱。

  群生一:9元5角

  群生二:9元6角(声音越来越大,争论得面红脖粗)

  师:好!争吵总该有个说理依据。今天我们学了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之后,你就会非常轻松地解决生活中这类现象了。(出示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反思】

  数学的兴趣和学习数学的信心对学生来说是十分重要的问题,教师就应该将学生的生活与数学学习结合起来,让学生熟知.亲近.现实的生活化的数学走进学生视野,进入数学课堂,使数学教材变得具体.生动.直观,使学生感悟,发现数学的作用与意义,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客观世界,增强数学作用意识。为了创设更好的教学情境,了解教材内容体系,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应选择既贴近学生生活,又紧扣教材知识内容的实际问题作为情境,这里从学生熟悉的“存钱得利息”生活情境中引入,在讨论、说理的过程中,让学生初步感知学“求小数的近似数”是生活所趋。把它作为实际背景来区分准确数和近似数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使学生感受数学与人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增强用数学的意识和学好数学的愿望和信心。

  【片断二】

  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一).出示例题:

  例1.李明在运动会中的跳远成绩是2.953米,你知道他跳远成绩的近似数是多少吗?

  接着明确提出要求:

  1.保留两位小数2.保留一位小数3.保留整数

  然后让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发表意见,说出结果及想法。

  1、保留两位小数

  师提示思考:保留两位小数要看哪一位上的数?

  (1)学生独立探索。

  (2)小组交流。

  (3)反馈后总结:要保留两位小数,就要省略百分位后面的数,要看千分位上的数。运用四舍五入法,“千分位上的3不满5,舍去。

  2.953≈2.95

  师讲解: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师:6.587你会保留两位小数吗?把你的方法介绍给同学们吧。

  2、保留一位小数

  (1)小组合作学习。

  (2)组内交流,组长汇报交流结果。自己总结:要保留一位小数,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数,要看百分位上的数。百分位上是5,省略尾数后向十分位进1。十分位上9+1=10,满十又要向前一位进一,连续两次进位。

  2.953≈3.0

  师:近似数3.0末尾的0能不能去掉,为什么?

  生一:可以去掉,根据小数的性质:去掉小数末尾的0,小数的大小不变。

  生二:0不能去掉,如果去掉就保留到了个位。

  师:现在有两种不同意见了。你赞同哪一种说法?小组交流交流。

  生交流后,一致认为:0不能去掉。

  师:确实,近似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它起到“占位和表示精确度”的作用。

  师问:刚才我们已知道“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那么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哪一位呢?

  生齐答: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3.保留整数

  师:你认为该怎样处理呢?把你的意见和同桌交流。

  点名汇报: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省略个位后面的数,要看十分位上的数。十分位上的9满5,省略尾数后向个位进1。2.953≈3

  (二)小结: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要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就要省略个位后面的尾数,把十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要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就要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把百分位上的数四舍五入……

  【反思】

  在数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规律,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数学的实际,转化“以教材为本”的旧观念,灵活处理教材,根据实际需要对原材料进行优化组合。数学教学中,要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根据这一理念,本环节教学时,例题1不是课本中的例题,是我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而编制的例题,目的是让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在探索中形成自己的观点,能在相互交流和反思的过程中逐渐完善自己的想法。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是活跃的,教学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探索新知的全过程。在小组交流中把学生的思维充分暴露出来,加深学生对“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的理解。教师善于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所提出的问题不论是实际问题还是理论问题都紧密结合教学内容,并编拟成科学的探究程序。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我是分层次教学的,重点放在教学“①保留两位小数”的方法上,坚持启发式,让学生多说多讨论,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引导他们自己发现和掌握有关规律。教师再帮助分析讲解,使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教学“②保留一位小数”时,则问得较少,使学生能根据刚才的知识形成一条清晰的思路。;而“③保留整数”我根本不用讲解,学生就能独立自主地解决问题了。

  【片断三】

  独立学习,掌握知识。

  (一)教学例

  2.豆豆身高0.984米,我们可以说豆豆大约高﹎﹎﹎﹎米。(你想保留几位小数就保留几位小数)

  学生思考,自由保留小数位数回答出0.984米的近似数,老师板书,请其余的同学说说分别保留了几位小数。

  生一:0.984米≈1米

  师:你知道他是保留了几位小数?

  生二:他是保留到整数的

  生三:这个数也表示精确到个位

  生四:0.984米≈1.0米

  生五:这个结果保留了一位小数

  生六:也是精确到十分位

  生七:我还会保留两位小数0.984米≈0.98米

  生八:保留两位小数又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二)师:今天我们学习的知识就在课本第73面。请认真看书73页,核对一下刚才例2中的结果,有什么疑问请提出来。

  如果没有疑问,就请找出书中你认为需要掌握的知识,做个记号。然后大声地读出来。

  【反思】

  传统的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重视知识的传授,强调知识的熟练程度,新教材要求只是通过几个问题,几句话,做适当的引导,把更多的时间交给学生,留给大量的时间让学生去思考、去讨论,不仅能教会学生与他人合作,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而且能培养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态度以及进行质疑和独立思考的习惯。因此,在本环节的设计中,我把课本中的例题作为兴趣例题2,发散学生思维,让他们想如何保留就如何去做,既尊重了学生,又掌握了知识。

  对于小学生来说,要特别重视学法指导,注意发挥教材在学生学习中的`作用,使学生学会自我学习、自我发展。现代科学日新月异,知识的海洋博大无比。我们教师不能也不可能教给学生所有的知识,但是我们可以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本领——学会学习,学会看书掌握知识。这种学习的技能一旦形成将终身受益。

  【片断四】

  畅谈收获,体验成功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生一:我学到了怎样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生二:我知道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也要用四舍五入法

  生三: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

  师:那么现在,你再会解决“老爷爷得利息”这个问题吗?

  生:(干脆利落)会

  师:老爷爷的利息单上写着税后利息:9.547元,你能判一判:付多少利息钱给爷爷比较合理呢?

  生一:我认为这个问题就是求小数的近似数。

  师:你觉得在实际生活中应该保留几位小数比较合理呢?

  生二:我觉得在实际生活中,应该保留一位小数。因为大家都知道,我们现在的用到人民币最小的单位是角。

  生三:9.547元≈(9.5)元

  群生:(欢喜地)对,应该付9.5元

  师:你发现生活中哪些地方有小数?请你大声说出来。你想精确到哪一位?考考你的同桌吧。

  生同桌互练。

  师:小数的近似数在我们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请同学们课余留心观察,看还有什么地方有了小数近似数,下节课大家再来继续交流。

  【反思】

  学生学习数学是“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是必要的日常生活的工具。”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联系,运用于生活实际,可以促进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形成,培养学生初步的实践能力。学生在解决完“正确处理老爷爷的利息”后兴奋不已。然后又“参与寻找生活中的小数”过程中,从多方面“找”数学素材和多让学生到生活中“找”数学,“想”数学。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水*,符合学生的需要心理,而且也给学生留有一些瑕想和期盼,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学生真切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体会到了数学在生活中的用处。让数学教学充满生活气息和时代色彩,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自主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点评与拓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本节课执教者立足于从现实生活入手,创设教学情景,生成数学问题,引发学生的探索兴趣,交给学生学习方法。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教育理念。

  灵活地处理教材:《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不能拘泥于教材。教材中以单独一个例题(量豆豆的身高)出现,执教者巧妙地做了变动,从生活实际引出学生跳远的成绩2.953米,然后重点教学。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有数学,生活中用数学,提高了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把教材的例题作为次重点例2,让学生看图,想保留几位小数就保留几位小数,学生掌握了知识,也提高了兴趣。这些构想和尝试体现了教师对教材使用的科学态度,也表现出了对新教材处理的灵活性。

  开放的教学风格:《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给学生提供充分参与数学活动的机会,让他们学会从数学学习中发现问题,通过合作交流,主动探索,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弄清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体现学生是数学活动的主体,教师是数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的理念。执教者从“爷爷的利息”入手,生成了问题。然后充分尊重学生,让他们谈谈该如何处理……整节课教师在为学生创设民主、开放、和谐的学习氛围,学生学得兴趣盎然。

  “教学与方法”、“生活与数学”、“教材与课堂”这些关系的处理,从本节课我们可以看到高老师正在努力尝试……

近似数教学反思6

  《近似数》一课是教学的难点,原因是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学生不熟悉。我在导入时就抓住生活:从我班的人数这个准确数引入新课。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以下几点: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这堂课通过提供生活中的一些数据,例如:班级人数、学校人数、我们身边的一些数据,让学生初步感受这些信息,判断哪些是准确数,哪些是近似数,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如何来判断近似数的。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本课一开始在讲解“准确数”和“近似数”时,通过让学生比较一些数据,从而让学生明白这些数据意义的不同,加深认识“准确数”与“近似数”。

  3、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本课的学习是让学生理解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

  4、教学如何求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通过独立的看一看,自己试一试,小组讨论交流等活动,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思维的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数学中的一些规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中体会探究与发现带来的乐趣。虽然在课堂上学生都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了,但是在作业中,求近似数还是出现了不少问题,如何让学生能比较熟练的求近似数,有何有效的教学方法,是我还在思考的问题。

近似数教学反思7

  《求小数的近似数》教学反思二这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学会用四舍五入法求小数的近似数,在学习之前,我先让学生复习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方法四舍五入法,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重点把握了三个教学重难点,即: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精确到什么位;省略什么位后面的尾数这些要求的含义;表示近似数的时候,小数末尾的0必须保留,不能去掉;连续进位的问题。

  教学从生活出发,让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的联系。在引入环节,在超市买菜时,总价是7、53元,而售货员只收7元5角钱,这就是在求7、53这个小数的近似数。在创设情境环节,结合教科书的主题图,创设了邻居家的孩子小豆豆测身高的生活情境,自然的引入新课,使学生看到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在巩固环节,让学生说出把4、85元精确到元、精确到角分别是多少钱,这样把学习的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知识还原与生活,应用与生活。

  在求小数近似数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保留几位小数的含义。保留一位小数就是精确到十分位,省略十分位后面的尾数;保留两位小数就是精确到百分位,省略百分位后面的尾数。这个环节我是让学生看书自学的,在讲完第一个小题0.9840.98后,我让学生比较了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与求整数近似数的方法,使学生很快就明确了求小数的近似数要把尾数部分舍去;在教学完0.9841.0后,让学生讨论0能不能舍去,使学生明确了0如果舍去了,小数部分没有数字就没有保留到十分位;在教学0.984保留整数时,也让学生充分讨论了小数部分要不要加0。最后引导学生总结出求小数近似数的方法。

  虽然求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与整数的近似数相似。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习。而在知识点的获取时,让学生主观发现,分析比较,概括出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但是一些基础差的学生在求小数的近似数时却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最典型的就是他们忘了精确到哪一位,以为精确到哪一位就是看哪一位。还有些同学甚至连环进位,让他保留两位小数,他就把千分位、百分位、十分位的数都往前进一了。这不仅说明这些同学基础差,还说明了反馈练习的重要性。如果没有反馈,我们就不知道每个学生的课堂学习效果,也就不能帮助接受能力弱的同学,提升有巨大潜力的学生了。

  但我总觉得:学生掌握得不好,尤其是根据四舍五入法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这里需要学生从逆向思维的角度去思考,但学生的逆向思维似乎都比较欠缺,这是我对学生在能力上的估计不足。

近似数教学反思8

  近似数的学习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体验。但近似数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这一内容的教学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因而在教学中,教师应更多地让学生自己去感受,去猜测和交流,在具体的情境和活动中体会它的含义和作用。

  教材没有给出近似数的概念,而是为学生提供一个情境,通过对比两个人对参赛人数的不同看法(即准确人数与近似人数),让学生理解近似数的含义,体会近似数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中结合实际认识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相关知识,以及让学生估计一些物品的数量,展示用数来表达、交流的有关内容等,以便于使学生逐步建立数感。由于现阶段不宜给学生教“四舍五入”法,因而让学生把准确数改写成近似数,学生往往出现估计离谱的现象。因而,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想方设法让学生明白,虽然一个数的近似数有很多个,但最恰当的答案应该是那个更接近准确数且更容易记住的数。要引导学生多结合实际情境,得出易学易记的方法就是对那些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我们要把它看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就方便多了。

  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如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在教学中,教师不要越俎代庖,应放手让学生自己观察准确数与近似数

  的特点,在小组内合作探究,充分交流,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一个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让学生把自己个性化的想法说出来,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的发展。

近似数教学反思9

  教学内容

  课本73页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能正确地安需要用“四舍五入法”保留一定小数的位数,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程度越高。

  2、通过旧知迁移新知的方法,让学生掌握知识。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增进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难点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

  理解保留小数位数越多,精确的程度越高。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把下面各数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们的近似数。

  734562 38460 50074 10274

  让一位学生说出求近似数的方法。

  2、下面的空格里可以填哪些数字。

  32()546≈ 47()03≈

  师:这是我们学过的求一个整数的近似数,那么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信心掌握好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板书课题: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

  二、导入新课

  1、课件显示例1图。

  他们是怎样得出豆豆身高的近似数的?

  (1)保留两位小数

  师板书:0.984≈0.98 保留两位小数

  用什么方法?(四舍五入法)根据学生回答师板书:四舍五入

  引导学生说出:如果保留两位小数就要把第三位数省略,因为第三位小数小于5,所以舍去。

  (2)保留一位小数

  师板书:0.984≈

  让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几位不同做法的学生上黑板写:0.984≈0.9,0.984≈1,0.984≈1.0.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发现:在表示近似数时,小数末尾的0不能去掉。

  接着让做对的同学谈自己的想法:保留一位小数,就看第二位小数,第二位小数上的数字8大于5,向前一位进一,末尾的0不能去掉。

  (3)保留整数。

  师板书:0.984≈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说出想法。

  小结:求近似数时,保留整数,表示精确到个位;保留一位小数,表示精确到十分位;保留两位小数,表示精确到百分位。。。。。。

  三、巩固练习

  1、课本74页做一做。

  2、课件显示填空题。

  3、课本练习十二第一题。

  4、课件显示判断题。

  四、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课本练习十二第2、5、6题。

  课后反思:

  在上本节课之前,已经观看了几次本班学生的学习过程,对学生们大概有所了解,发现个别学生的纪律稍有点散漫。为了使全班同学们能够进入一个好的积极的学习状态,我并不急于先上课,而是把那些慢悠悠的,表现不佳的同学的积极性做了调动,同学们的上课精神开始集中了,但是已经占用了上课的三分钟时间。

  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是在学生掌握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的,其方法基本相同。因此我设计了求整数的近似数的复习题并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为学习新知做好铺垫。在探求新知部分同学们掌握较好,但是因为时间关系,原先设计的练习题未能全部完成,有些遗憾。

  纵观整堂课,发现仍然存在一些有待改进的地方。

  1、授课语言不够生动灵活,过于单调生硬,未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不够高。

  2、时间安排不够合理,造成提供学生自我展现的机会较少,未能达到充分锻炼学生表达能力的效果,造成有个别学生对求一个小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理解得不够深刻。

  3、课前准备不够十分充足,造成对时间分配地把握不够准确,而且练习量相对少了一些,未能更好的巩固本节课的教学知识。

  上好一节不容易,不但需要教师有深厚的理论功底,而且还得掌握有效的教学方法与技巧。

近似数教学反思10

  近似数在日常生活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它与精确数不同,它仅表示某一对象的一定范围。本课的学习是让学生认识近似数,理解近似数在实际生活中的作用及意义,掌握求近似数的方法,即四舍五入法。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求一个数的近似数,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发展学生的数感。上课时提供富有生活气息的不同班级学生的人数,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说说32人大约是几十人,并谈谈理由。从学生用“接近”一词来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近似数”和“≈”,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1.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

  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充满数学,并最终服务于生活。教材安排了两个生活情境,让学生读一读,注意划线的数在表达时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发现“约”字,体会其表达的意思,从而引出近似数和精确数的含义。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联系本班人数说说32人大约是几十人,并谈谈理由。从学生用“接近”一词来表述理由可以看出:学生不仅体验到了这些数的近似数,而且明白了为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入写法32≈30,顺理成章,学生非常容易接受。

  2.让学生在比较中体验。

  比较是常用的一种数学思考方法。通过比较事物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便于抽取出事物普遍存在的规律、区分出个体独有的特征。只有经历这样的过程,才能使直观感受到的经验得以提升,进入学习数学化的过程。教学如何求近似数是本课的一个难点,我通过出示480000到490000之间的数,让学生口答它们的近似数,并观察比较,和同学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给他们提供一个广阔思维的空间,鼓励他们自己去发现数学中的一些规律和方法,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从中体会探究与发现带来的乐趣。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们把自己个性化的想法展示出来,使每个学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

近似数教学反思11

  本案例是一堂新教材新教法的课例.在设计上不同于过去的讲解式、问答式教学,而是充分利用学生参与学习与探讨的热情,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通过对问题的争论与探讨,得出正确的结论.这有利于学生的学习与记忆.在课的开始,设计一些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再针对相关问题展开.考虑到学生年龄特点,有针对性地对近似数的概念、近似程度(尤其是科学记数法和带单位的情况)进行了讨论和解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待后解决.

  (1)为什么使用近似数的原因、使用近似数的意义没有在课例中讲述不太清楚.

  (2)学生对形如2.4万、3.05×104的近似程度的理解及有效数字的计算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

  (3)课中一些好的做法仍值得借鉴.如何更好地贯彻新的课改精神,真正地让学生参与到自主探索的学习中去,是今后教学的首要问题.

  (4)如何在小组讨论中让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动起来,都得到一定的提高,而不是一个旁观、旁听者,也是今后教学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5)通过选做题的形式,将所学知识引伸到生产实践和生活实际中,让学生进一步理解近似数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鼓励学有余力的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值得提倡.

近似数教学反思12

  亿以上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亿以内数的读写和改写亿以内的数及求近似数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教学我感觉到:

  一、学习资源来源于学生

  1.复习亿以内数的改写和求近似数。首先让学生举例说出一个含有两级的大数,其他学生在自己的本子上写出来,一生板演。根据学生举得例子要求将整万的数改写成“万”做单位的数,将不是整万的数,用“四舍五入”法省略万位后面的尾数,重点让学生说一说怎样改写和求近似数的方法。

  2.“你能举例含有三级的大数吗?”老师的这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大家争先举例,板书呈现出来。

  二、重“迁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1.看,这些大数含有三级,你会读吗?这些数有什么特点?你能将它们改写成用“亿”作单位的数吗?对于学生举得例子中整亿的数,老师放手让他们自己改写(比较简单),改写后,说一说怎样改写的,应注意什么?

  2.不是整亿的数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老师也是给学生充足的空间时间,自己尝试做一做。汇报交流时,重点强调,省略亿位后面的尾数关键要看哪一位上的数是否满五?

  总之,学生自己能学会的知识,老师绝不包办代替,给学生留有空间,鼓励他们大胆尝试,利用已有的知识和学习方法自主探索,解决新的问题,提高数学能力。

近似数教学反思13

  师:(出示统计表) 四个城市小学生人数情况统计表

  城 市 名 称 小 学 生 人 数

  A 91995

  B 94955

  C 95955

  D 98955

  师:根据这个统计表,你能知道什么?

  生1:我知道A城市小学生最少,D城市小学生最多。

  生2:我知道这四个城市小学生人数的后三位数都是995,万位上都是9。

  生3:我知道这四个城市的人数都比9万多,都比10万少。

  师:同学们真会发现!这些数据都是经过认真调查统计获取的,一个不多,一个不少,都是准确数。(板书:准确数)但在日常生活中往往不说得这样准确,而是主说出大约是多少。例如,我们班有67人,大约是几十人?

  生:大约是70人。

  师:能说说理由吗?

  生:因为67人接近70人,所以大约是70人。

  师:像这几个城市的小学生分别大约是多少万人,为什么?

  生1:A城市大约是9万人,因为91955接近9万。

  生2:B城市大约也是9万人,94955也接近9万。

  生3:C城市大约是10万人,因为95955接近10万。

  生4:D城市大约是10万人,因为98955也接近10万。

  (师进而引出“近似数”和“≈”,板书如下:)

  91955≈9万

  94955≈9万

  95955≈10万

  98955≈10万

  师:刚才我们把这几个数写成了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为什么有的约等于9万,而有的约等于我10万,请你们仔细观察这几个算式,看有什么发现?

  生1:我发现这几个数只有千位上的数不同,千位上是1、4,近似数是9万。

  生2:我有补充!千位上是5、8,近似数是10万。

  生2:我发现这几个数的近似数与千位上的数有关系,如果千位上的数比5小,这个数就更接近9万,所以它们的近似数是9万;如果比5大或等于5,这个数更接近10万,所以它们的近似数就是10万。

  师:同学们说的太妙了!如果把一个数写成用万作单位的近似数,关键要看千位上的数,如果小于5就舍去,如果满5就向前一位进“1”再把后面的数舍去。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四舍五入法”。

  生1:老师,我有不同意见!如果千位上是5,而这个数不是95955,而是95000,我觉得它的近似数可以是9万!就不能“五入”了!

  生2:但也可以是10万!

  生3:我认为既可以是9万,也可以是10万!

  师:能讲讲道理吗?

  生1:因为95000比9万多5000,比10万少5000,它既接近9万,也接近10万,所以它的近似数可以是9万,也可以是10万。

  生2:因为95000离9万和10万一样远,所以说它的近似数是9万行,是10万也行。

  师:你们说的还真让人信服!像95000的近似数,完全可以这样理解!还有其它不同意见吗?

  ……

近似数教学反思14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出发,将教学活动置于真实的生活背景之中,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一课之所以是教学的难点,很重要的一点原因就是教材知识与学生生活实际脱离,学生不熟悉,不感兴趣。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我在导入新课环节就紧紧抓住学生的生活实际:从我们班的人数这个准确数到我们学校大约有多少人,再到这两年我们学校大约投入多少钱改善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条件。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师不应再是传统意义上的“教教材”,而应该是“用教材去教”。我认为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就要努力从学生身边挖掘、选取教学的素材,让数学走近学生的生活。学生所学的知识来源于他们的生活,学生必定倍感亲切,也就能很快地进入学习状态了。

  通过本课的教学,我意识到,一堂课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要将新课标的思想、理念自觉地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必须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关注学生的情感和情绪体验,,使学生投入到现实的、充满探索的数学学习过程中去。学生在学习本课知识时总是保持着比较兴奋的状态,时而交头接耳,时而议论纷纷,时而面面相觑,时而恍然大悟、开怀大笑,师生皆全情投入,宛若一场趣味盎然游戏。

  (2)丰富教材内容,源与教材,又不拘泥与教材。新课标强调数学内容增加密切联系生活、反映数学发展的新内容、新思想。教材知识只是一种学习的资源,教学时要灵活运用教材资源,补充和发展教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的其它学习资源。我在本课教学中,将学生找到的一组数据作为教学素材,展开教学,充实了教材内容,又不拔高要求,为学生所喜爱和接受,为主动参与、积极思考、与人合作交流、积极探索新知奠定了基础,真正让数学走近了学生的生活!

近似数教学反思15

  星期四上午,侨中礼堂再一次听到罗老师的数学课很是欣赏和赞叹。

  近似数是我们数学老师最不好把握的课。因为太活了,很多答案都对。罗老师一节课紧扣主题,突破重难点上有很多值得我借鉴的地方。先由华西村引入,孩子们通过数据知道72层是准确数,近5000个座位是近似数。当问到建筑面积是 ( )万*方米,让学生猜一猜:21□□□□,可能是多少万呢?这个题目很新颖很有趣。因为不论孩子们说什么都有可能。老师问:是21万还是22万?学生说看后面的数。老师这时翻开最后面个位上的数是8,学生紧接着说不对,前面的。老师又紧接着翻开十位的数是3。学生说还不对。到底是哪一位呢?最后确定是千位。老师问:为什么是千位呢?学生说:因为千位是0.1.2.3.4.就是21万,如果是5.6.7.8.9.就是22万。这是顺势引出四舍五入法。孩子们自然而然的记住了要学习的知识。

  罗老师的课很灵活。比如学校有3179人,用近似数表示约是( )。孩子们说:3180,3000,3200.多好的答案啊。这些都是对的,而我们在教学时往往把握不好,禁锢孩子的思维太多,结果适得其反。最有意思的一道题是:爸爸的工作单位地址是福州市五四路217号。学生说:五四路200号。呵呵,这回可掉进老师的圈套里了。老师反问:去五四路200号能找到爸爸吗?看来这是不能用近似数表示的。

  在解决难点问题上,老师用一锤定价的方式出示宝马汽车的价格约是130万元。谁给的价格最高,但是必须约是130万就得到老师的宝马汽车的礼物。孩子们说出:1304999.真是设计的很巧秒。

  整节课时间过得很快。老师的每一个环节,每一句话都是围绕着教学目标,都是在突破和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没有一丁点浪费。每一个环节设计都很有趣,孩子们喜欢。最重要的是老师善于启发孩子们自己发现,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数与形》教学反思 (菁选5篇)(扩展9)

——形的魅力美术教学反思

形的魅力美术教学反思1

  这个节课重点主要是认识*面形体、感受*面形体给我们的感受,以及对*面形体的想象。难点就是运用*面形体来创作。准备这课的时候我信心满满运用了很多方式方法,灵机一动想到了把美术的知识游戏化,在强调重点的时候我把美术于生活联系到一起,同样是认识图形,跟他们做了一次游戏。“形状联想”例如:圆形,你可以想到什么?课上反应效果极佳,有的说:“纽扣”等等好,趁热打铁,接着问:“纽扣给你什么感觉”太棒了,“稳定,安全”这就是我想要的答案。把重点的问题兴趣化,不仅孩子爱听,课堂气氛活跃。对于难点要突破,我引入了一个关于“米罗”的一个小故事。少年时的米罗是个无厘头的好孩子,总是做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曾被教导员称为“罕见的鲁莽”父亲是个工艺设计者,母亲很少对他有照顾,米罗几乎都是自己过着自己的生活。他认为:“只有夜空中的星星才能于自己作伴。”星星成了变幻无穷的符号,于是有人称他为“星星王子”故事的"进入给孩子很多的启发点。同时也警惕了自己,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希望,也许你的不经意间的一个动作或是语言就会伤害他们幼小的心脏。

  本课自认为的败笔就是时间运用不合理,自己讲得时间太长了,缺少了画得体现。同时也在思考五年级的课程应该给与孩子更多的知识成面,我不求每个孩子都成为大艺术家,但是对于美术的知识点应该了解。最起码不能头脑空白。同时又想管40分钟要效率其实挺难。

推荐访问:反思 教学 菁选五篇 《数与形》教学反思 菁选五篇 《数与形》教学反思1 《数与形》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