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专业的万有范文网平台! 工作总结 工作计划 心得体会 思想汇报 述职报告 教案设计 整改报告 事迹材料
当前位置:首页 > 教案设计 > 正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篇

时间:2023-03-31 13:00:08 浏览量: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1  教学目标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1

  教学目标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方法设计

  删减比较、对比朗读

  教学程序设计

  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

  1、自读全文:

  2、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3、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概括全文

  本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说明简洁,意思完整,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五、积累语言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文有许多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如: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翱翔的鸟儿。将这样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科学家们根据恐龙与鸟类骨骼上呈现的许多相似之处,提出了鸟类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说,但始终缺少强有力的证据。直至20世纪末,在经历了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终于有了辽西的重大发现,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无疑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②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这句话是说科学工作者十分希望在现有资料与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到更多的化石、更丰富的资料,力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如标本复原、动画展示)将其演变的全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2)对词语的理解。

  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毋庸置疑: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注意引导关键词:

  “大约”、“数千万年后”、“形态各异”、“庞大家族”、“有些”、“其中”、“一些”,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1、课件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2、指名逐段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3、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4、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的最具体?这样具体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做好知识储备。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交流,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2、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提出不懂问题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针对学生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把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表达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3、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学习课文的第3、4自然段时,可以通过教师引读、对比朗读等方法,直观感受课文叙述的条理性,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恐龙演化的过程说一说,达到内化吸收语言的目的。在学生讲述的时候,可以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己了解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

  1、读一读,填一填:

  ⑴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经过()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⑵亿万年前,一种()羽毛的恐龙()同类,飞向蓝天,

  ()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

  ⑶地球上的()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身体。

  ⑷数千年后,它的后代()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家族。

  2、读一读,说一说(每组里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第一组:

  ⑴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⑵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第二组:

  ⑴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⑵它们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3、以“走向恐龙”为主题,开设图片、资料展。

  板书设计31飞向蓝天的恐龙

  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

  第一种恐龙庞大家族恐龙中的一支飞向蓝天课后反思为了突破本课“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和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这一重点,备课组讨论所形成的框架式预案力图以“直击重点段”的方式,采取读──说──读的过程来达成这一目的。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根据我班学生的实情,我对这一思路和设计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一是对课文设计中的“理清课文线索”作重点处理,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二是在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上,将复述作为体会用词准确性的方法;

  三是在设计上,让学生背诵感兴趣的部分,让孩子们积累、内化;

  四是在拓展学习中,主题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设计。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2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同音词,知道同音词音同意不同。

  2、让学生了解语气词在句中的作用,并能读出不同语气。

  3、引导学生体会引用名言能使富有文采,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4、采用故事会的形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敢于交流,努力使自己的语言富有感染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学习“认一认”

  1、自由读生字“栗”,读准字音。

  2、自由朗读词语,注意把音读准。

  3、自己观察,比较每一组词语,看看有什么发现。

  4、全班交流自己的发现。

  5、多种形式朗读,积累词语。

  6、拓展。除了书上列举的词语,还有哪些同音词?师生共同补充。

  二、学习“读一读”

  1、自由读句子,想象一下:

  一个孩子在说这些话时,分别会是什么神情、什么动作?

  2、指名读句子,说说读的时候想到了什么?教师相机指导读出不同语气。

  3、多种形式读句子。

  三、学习“写一写,背一背”

  1、学生自由朗读名言,想一想:这些名言和什么有关?

  2、谈谈你读后的体会。

  3、请学生仔细描红这两句名言,要求把字写端正、美观。

  4、学生课后搜集有关智慧的名言。

  四、学习成语故事。

  1、自由朗读,读通短文。

  2、多种形式读,交流读懂了什么?

  3、你想对这个人说点什么?

  4、有兴趣的同学还可以找找其他的成语故事来读一读。

  第二课时

  一、学习“探究与发现”

  1、自由读书上的句子。

  2、把句中引用的名言去掉再读一读,比较前后两句的不同。

  3、全班交流引用名言在文中的作用。

  4、尝试引用名言说一段话,全班交流,集体评议:哪些同学引用得好,好在哪儿?

  二、口语交际

  (一)看图激趣,提出要求。

  1、指导看图,这几个小朋友在讲什么?

  2、同学们,*常在生活中你们一定听过很多故事吧,谁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

  3、学生交流,倾听。

  (二)创设情景,进行口语交际

  1、我们来举办一个故事会好吗?把你听过的最有趣的故事来讲一讲。

  2、学生相互交流,说故事。听的学生要听的认真,能谈出自己听后的感受。

  3、教师巡视,适时鼓励。

  4、评一评谁的故事最精彩?鼓励学生大胆发言。

  三、综合性学习:

  (一)展示资料,交流字谜。

  1、学生课前搜集字谜,小组互相交流自己搜集的字谜。

  2、小组对抗赛:猜一猜有趣的字谜。

  3、教师组织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字谜是有规律可循的,让学生交流编字谜的方法。

  (二)学生可把所有的字谜搜集起来,编一本小集子,发动全班为谜语集设计封面及书名。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3

  教学目标设计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弄明白课文的主要内容。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理解一支恐龙怎样演化成鸟类的过程,并有条理地说说。

  3、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大胆质疑、热爱科学、钻研科学的精神。

  教学方法设计

  删减比较、对比朗读

  教学程序设计

  材处理设计师生活动设计

  一、交流资料,激趣导入

  二、整体感知,回馈预习

  1、自读全文:

  2、查生字掌握情况:

  3、指名说说课文写了什么?

  三、精读重点,领悟写法

  1、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方法:

  2、阅读感悟写法上的特点:

  3、用自己的话说说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

  4、有感情地朗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四、概括全文

  本文假想了恐龙向鸟类演化的过程,说明简洁,意思完整,丰富了我们的知识,激发了我们探索自然的兴趣。

  五、积累语言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发现课文有许多语句的意思表达得很准确,请你找一找、读一读,如:

  恐龙的一支经过漫长的演化,最终变成凌空翱翔的鸟儿。将这样的语句抄写在积累本上。

  教学本课,要引导学生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体会科学工作者从事科学研究的执着与艰辛,引导学生揣摩课文准确生动的语言。

  2、词句解析。

  (1)对句子的理解。

  ①辽西的发现向世人展示了恐龙长羽毛的证据,给这幅古生物学家们描绘的画卷涂上了“点睛”之笔。

  “点睛之笔”是指最重要、最关键的内容。作者在这句话中,运用极其生动形象的语言,将古生物科学家们历时百年的漫长研究历程与取得的成果喻为“画卷”。科学家们根据恐龙与鸟类骨骼上呈现的许多相似之处,提出了鸟类由恐龙演变而来的假说,但始终缺少强有力的证据。直至20世纪末,在经历了百余年的不懈努力之后,终于有了辽西的重大发现,发现了保存有羽毛印痕的恐龙化石,这无疑为该项研究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加速了此项研究的进程,因此,说它是“点睛之笔”。

  ②科学家们希望能够重现这一历史进程。

  “这一历史进程”指的是恐龙家族中的一支──猎食性恐龙长出羽毛、学会飞翔、演化为鸟类的漫长历史过程。这句话是说科学工作者十分希望在现有资料与条件的基础上,继续深入探索,搜集到更多的化石、更丰富的资料,力争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如标本复原、动画展示)将其演变的全过程形象直观地展示在世人面前。

  (2)对词语的理解。

  茹毛饮血:指原始人不会用火,连毛带血地生吃禽兽。

  毋庸置疑:指无须怀疑,是铁一样的事实注意引导关键词:

  “大约”、“数千万年后”、“形态各异”、“庞大家族”、“有些”、“其中”、“一些”,体会课文语言的准确生动。

  1、课件出示各种恐龙和鸟儿的动态画面,说说你知道它们哪些特点。

  2、指名逐段读,想:课文写了什么,你对哪部分内容感兴趣。

  3、阅读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化过程是怎样的。

  4、在作者描写的内容中,哪一支描写的最具体?这样具体的描写有什么好处?

  1、课前布置学生查找、阅读有关恐龙的资料,做好知识储备。可以利用课外活动时间组织学生交流,以扩展知识、开阔视野。

  2、教师可以在学生初读提出不懂问题的基础上展开教学,针对学生不理解的或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深入探究,把理解课文内容和体会表达特点有机地结合起来。

  3、教师应重点引导学生体会恐龙演化的过程。学习课文的第3、4自然段时,可以通过教师引读、对比朗读等方法,直观感受课文叙述的条理性,再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把恐龙演化的过程说一说,达到内化吸收语言的目的。在学生讲述的时候,可以根据课文描绘的情景,展开丰富的、合乎情理的想象,融入自己了解的有关恐龙进化的知识。

  1、读一读,填一填:

  ⑴在中生代时期,恐龙的()经过()的演化,()变成了凌空翱翔的鸟儿。

  ⑵亿万年前,一种()羽毛的恐龙()同类,飞向蓝天,

  ()出今天的鸟类大家族。

  ⑶地球上的()恐龙()出现在两亿三千万年前,它和狗一般大小,像鸵鸟一样用两条后腿()身体。

  ⑷数千年后,它的后代()成一个形态各异的()家族。

  2、读一读,说一说(每组里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第一组:

  ⑴猎食性恐龙的身体变小,长得像鸟类。

  ⑵一些猎食性恐龙的身体逐渐变小,长得也越来越像鸟类。

  第二组:

  ⑴它们中的一些种类可能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⑵它们为了躲避敌害或寻找食物而转移到树上生存。

  3、以“走向恐龙”为主题,开设图片、资料展。

  板书设计31飞向蓝天的恐龙

  两亿三千万年前→数千万年后→许许多多年后→亿万年前

  第一种恐龙庞大家族恐龙中的一支飞向蓝天课后反思为了突破本课“了解恐龙飞向蓝天的演变过程和体会准确生动的语言”这一重点,备课组讨论所形成的框架式预案力图以“直击重点段”的方式,采取读──说──读的过程来达成这一目的。在这一思想指引下,根据我班学生的实情,我对这一思路和设计进行了一定的调整:

  一是对课文设计中的“理清课文线索”作重点处理,强化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

  二是在体会用词的准确性上,将复述作为体会用词准确性的方法;

  三是在设计上,让学生背诵感兴趣的部分,让孩子们积累、内化;

  四是在拓展学习中,主题活动是为了激发学生兴趣而设计。

推荐访问:下册 教案 语文 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3篇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1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12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15课 三年级语文下册的教案10课